孩子叛逆期不听家长话怎么解决呢(孩子叛逆不听家长的怎么办)
引言: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一到青春期,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说也说不听,还学会顶嘴,也不听管教,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心思都放在了玩游戏,跟朋友出去玩或者早恋上,一说他就吵架,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想想就头疼。
叛逆期的孩子应该怎么管教,这个问题基本上是每个父母都要面对的事情,也是爸爸妈妈都会头疼的事情。
想知道怎么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就得弄清楚他们这个阶段是怎么样的一个心理状态,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能对应地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父母之所以在青春期跟孩子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因为你们太过关注他们,习惯像小时候一样管束他们,给他们安排你认为为他们好的各种事项。
但是很多爸爸妈妈都忽略了,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慢慢确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们通过学习跟这个世界建立起属于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有自己的方式和有自己的想法去看待这个世界。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会渴望快点长大,在青春期的孩子,第一个烦的就是大人还总是拿他们当孩子看待。
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是孩子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觉得自己有做选择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了,这个时候过多的干涉反倒会引起矛盾和反感。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做爸爸妈妈的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
01 不要把孩子只当孩子看待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喜欢说那句话: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这是孩子最反感的一句话,他们心里会想:
吃过的盐多怎么了,就了不起了吗,就能代表什么吗?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光靠多吃了盐,多走的路是没用的,,想让他们服气,还得是共情能力。
你想让他们信服,你得有从经历中总结提炼出些真材实料的能力,不然现在的孩子对于你的经历的态度就只有不屑和不服。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要总是一副“我懂得比你多多了,听我的总没错”的高傲面孔。
放下父母的身份,在孩子的青春期,试着跟他们做朋友,至少不要让他抵触你或者跟你有距离感,这样才能更容易了解他的多一点想法。
02 正确的引导
小编听很多父母在跟朋友聊起孩子叛逆的问题时,都会用到管教这个词。想要缓和关系,让孩子健康成长,走上正确的道路,抱着管教的想法往往会事与愿违。
说到管教,孩子就是抵触和抗拒的。如果你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实施你的管教方案,最后只会闹得不可开交。
想让孩子跟你友好交流,就得给他正确的引导。
孩子为什么会在叛逆期一直跟父母吵架,第一个就是他们不服父母对他们管得太严,第二个就是两代人之间的一些想法和观点有冲突,这也是经常吵架的根本原因。
例如,青春期的早恋,这个就是最典型的问题。很多的父母都觉得早恋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早恋几乎就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
可是在孩子的视野,在现实的角度,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的阶段。
这种情绪是伴随着我们成长必然会到来的,就跟一年四季,昼夜交替一样,是必然发生,的一件事情,你越是阻止它发生,它越是要发生,越是无法面对它,它越是让你煎熬。
不要把早恋看成是洪水猛兽,早恋原本就是一个伪概念,只要把它看成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就好了。只不过作为家长,在性教育这一块,要给孩子做好引导。
跟孩子交流优秀的定义,交流对早恋的想法,交流应该怎么在感情中保护自己等等,记住,交流的过程不要轻易否定他。
可能在他眼里的优秀可能是穿着时髦有个性,敢于挑战老师;但在你眼里,优秀的可能是学习成绩优异,待人处事沉稳有礼貌。
可以进行观点交流,但不要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化给他,也不要逼着他认可你的想法。不然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对你反感,以后甚至都拒绝跟你交流。
03 调整心态,培养耐心
跟叛逆期的孩子交流,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了。没有耐心,没有一个好的状态,很有可能碰钉子就容易发脾气,要么因为缺乏逻辑,轻易就放弃了。
小编听到一个妈妈在处理她六年级大女儿的一件事,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处理案例,于是在这里跟各位爸爸妈妈分享一下。
大女儿已经六年级了,最近的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在家里总是跟爸妈吵架,动不动就发脾气,全家人都拿她没有办法,在家里待不住,总想着出去跟朋友们玩。
这一天妈妈有事要出门,家里的小女儿刚上幼儿园,这几天感冒发烧,今天刚退烧,妈妈出门之前,嘱咐两个人好好待在家里。
可是妈妈刚离开不久,姐姐就让朋友喊出去打羽毛球了,出去了一下午,妹妹觉得困了,就把门反锁去房间睡觉了。
妈妈办完事回家,发现门打不开,一直拍门,家里也没人反应,没办法只能去找人来撬门,门打开后,妹妹在家里又发烧了,睡得不省人事。
妈妈赶紧带着妹妹去了医院,输完液,做完核酸,凌晨才回到家。这时候她的愤怒已经消失了,并在路上组织了语言准备回家心平气和找大女儿谈谈话。
这位妈妈跟她的大女儿是这么说的:
妈妈理解你要出去玩的心情,我们也没不让你出去玩,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虽然妹妹发烧了,但是还是反反复复的,这个你也知道,以后这种情况,你可以帮帮妈妈吗,在家照顾妹妹一会,可以吗?妈妈不是要责怪你,但是像今天这种情况,真的非常危险,要不是妈妈及时回来了,万一妹妹有什么事怎么办,你说对吧。
把利害关系跟她女儿讲了,也把自己的想法和顾虑跟她说,虽然是用了几个小时在平息怒火,但是用这种转换角度的语气去聊天,孩子才会听进去你说的话,才能有效进行交流。
必要的时候,用求助的口吻去交流,可以吗?帮帮我?能答应我吗?
最后,这位妈妈的交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之所以能让女儿开口跟她交流,是用很多次很多次被泼冷水的下场换来的。
很多情绪比较偏激的孩子一到青春期就让父母非常抵触,可能父母一开始也忽视了他们很多,所以他们几乎在父母面前都是拒绝交流的状态。
所以想让孩子回应你,得让他感受你的诚意,让他明白你真的是有心要了解他,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缓和你们的关系的,所以在尝试沟通这件事上,不能轻易就放弃。
在每一次尝试交流之前,要尝试调整好心态,平复好心情,整理逻辑,组织语言,这样的沟通才会更有效率。
总结:
做父母的,无时无刻都会为孩子操碎心。在小的时候,要成为孩子的盖世英雄,成为无所不能的爸爸妈妈,在孩子需要朋友的时候,又需要扮演他们的知心好友,才能跟他们一直建立联系,等到孩子长大了,还要做独立自强的父母,不给孩子添麻烦,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工作。说到底,父母的情感,就是一个割舍的过程。但是在父母的心里,只要孩子过得好了,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