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为什么越长大越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孩子长大反而不爱和我们做父母的亲近了”“父母的小棉袄漏风啦”……和父母的“沟通困难症”出现在青春期孩子和更年期父母之间,也存在于成年子女和中老年父母之间。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在社区心理服务站,一位阿姨讲述了自己的孤独和失落:自从儿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少回来,主动打电话也少,自己想孙子了就打电话过去视频看看,聊不几句就挂了。哎,到了我们这个岁数,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孩子成家立业,父母本应是开心、高兴的事,但很多父母却感受到了深深地孤独感:以前孩子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现在全世界都是孩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逐渐步入老年,“老小孩”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需要关心、陪伴、呵护。而此时的父母,无论从眼识、精力、能力等方面,都无法给到子女更大的支持,他们在这个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唠叨着”让孩子照顾好身体,注意休息,把家庭照顾好等等。这种唠叨,既是父母的殷切希望,也是当下能想到的唯一可以跟子女沟通有用的事。
作为子女来说,此时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家庭和事业,各种压力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既不是父母的耳提命面,也不是唠叨不止,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一份理解;最需要的是父母能够照顾好自己,身心健康的安享晚年。
然而,父母所想与子女所愿差距如此之大,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而作为子女为了不惹父母生气,尽到自己的“孝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沟通、减少见面。
所以,当父母面对跟孩子聊天越来越少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嘉许:劳累了大半生,终于把孩子抚养成人了,终于可以放手了,我可以安心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一方面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团体当中,在团体中互相滋养、帮扶,可以让生活充满乐趣;另一方面,规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健康、快乐的享受每一天,活好当下每一刻。
对于子女来说,家庭、事业固然重要,但年迈的父母更是“老小孩”,也需要关心、照顾。父母的养育之恩重于一切。尽孝,决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的给予,毕竟这个年龄的父母,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能用“钱”代替一切,父母需要的不是钱能解决的;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温暖,哪怕是无声的陪伴,都是最好的滋养。
越长大,越不愿意跟父母聊天。其实都在默默的用心呵护着彼此,爱着彼此。这份爱不要停留在彼此心里,而要用行动、用言语让这份爱流动起来、表达出来。
越长大,越不愿意跟父母聊天。这个背后都是一份难以言表的“爱”,因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传递爱的方式不同、也有我们彼此间巨大的性格差异,让这份亲情间最珍贵的“爱”受到了阻滞。所以,不管我们亲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大声的把“爱”说出来、做出来,让这份爱永远可以在我们之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