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具备三个重要特点

“好”的家庭教育具备三个重要特点

王营

教育牵动国民神经。最近两部热播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反映了教育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不仅把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在低龄教育阶段,而且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偏差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剧中人心目中所谓“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获得升学率最高的学校或班级的入门券,然后考出最漂亮的成绩,唯有如此家长才能安心,孩子也才能有自信心。即使是那些明明具备足够经济条件、家庭基础,完全可以因材施教的父母,也不能免俗,偏偏只看重分数。

何为“好”的家庭教育?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曾对家长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天性,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权利。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这段话针砭时弊,虽然是对家长育儿方面提出的要求,但可以从中概括出“好”的家庭教育具备的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好”的家庭教育要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首要目标。家庭不同于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应把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分数上,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拥有“好思想”,这是孩子将来的立身之本;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等,让孩子拥有“好行为”,这是孩子将来的做人之基;同时,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让孩子拥有“好习惯”,这是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法码。

孩子具备了这些好思想、好行为、好习惯,就会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人受人欢迎的人,一个意志坚定、不断进取的人,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将来的事业上,都会积极努力,奋发向上。如此,家长何需再紧盯孩子的成绩、名次,让其在校外培训机构中苦苦挣扎呢?

“好”的家庭教育是适合孩子个性特长的教育。对孩子学业期望值过高,是家长焦虑重重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要么拿自己的事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激励孩子,要么盲目攀比“人家的孩子”,总希望孩子一飞冲天,顺利考入清华、北大,成为人中龙凤。过高的期望值不但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孩子怀疑人生、失去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组合,使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有的人语言智能强,适合于从事作家、记者等职业;有的人节奏智能强,适合于从事作曲、演奏、歌唱等方面的职业;有的人数理智能强,天生喜欢运算和推理,则适合于从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职业……

事实证明,由于孩子的先天秉赋和外部教育环境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华,更不可能所有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科学家、顶尖人才。除了极少数学生因先天智力低下外,大部分智力正常的儿童只要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几乎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特长,通过努力,在某些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鼓励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个孩子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都是一颗等待唤醒的种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教育是慢的艺术,也“静待花开”的等待艺术,家庭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孩子无限的发展可能。作为家长,如果有一天孩子因特长找到了自信,激发了热情,唤醒了他沉睡的潜能,他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好”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有的家长总是想着比赛、竞争、超越,总是想着让孩子赢,却很少教孩子坦然面对失败。殊不知,只有那些既能赢得起、又能输得起、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人生处处充满博弈,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抑郁,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就要从小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输赢,坦然面对考试失利和生活中的失败,学会独立生活,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日前,中科院自动化所2017届博士毕业生黄国平的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刷屏。他回顾了自己从山坳穷学生到计算机博士的艰辛历程,说自己曾多次因现实压力快扛不下去了,最终因“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而坚持下来。出身寒门,家人离世,光脚上课,生活的苦难曾一次次击打他,但都没有击退他读书的愿望。他的这封感谢信写得很豁达,格局也很大,即使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仍然怀着最朴素最简单的梦想,咬牙坚持,最终将理想变成了现实。如果每一个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都拥有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将来何愁学业和事业无成?

不可否认,让孩子考出漂亮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大学,这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但却不是“好”的家庭教育的全部。如果家长把“好教育”标准仅仅局限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那就一定不是“好教育”,甚至离“好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3日 上午4:08
下一篇 2022年4月23日 上午4:24

相关推荐

  • 成长过程中两次叛逆期

    成长中的叛逆期 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尤其是在青春期时。叛逆期是指个体进入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开始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规则产生质疑和反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强烈、…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1日
  • 复课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复课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高考的结束,许多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一个新的挑战:返校。返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一次重新适应学校生活的机会,…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1日
  • 为什么爸爸老是看手机

    为什么爸爸老是看手机 最近我注意到爸爸总是在房间里看手机,这让我有些担忧。我知道他是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看手机,但是这种行为是否有些过度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2日
  • 初中生叛逆期沉迷手机怎么办,机智处理好过抢孩子手机(初中生叛逆期沉迷手机怎么办_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

    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14岁的男孩,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他称呼为小斌(化名)。小斌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现在手机成瘾十分严重,用孩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手机自己就…

    孩子教育 2022年5月5日
  • 孩子六年级成绩下滑怎么办

    孩子六年级成绩下滑怎么办? 随着孩子进入六年级,他们开始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学习成绩的下降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也可能是由某些特殊原因引起的。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尽快采取行动来帮…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16日
  • 适合小学生看的心理健康动画片

    适合小学生看的心理健康动画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因此,…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1日
  • 读书成绩好的孩子表现

    读书成绩好的孩子 读书成绩好的孩子总是备受关注和赞赏。他们不仅拥有出色的学术成绩,还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更高的思维能力。这些特质对于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重要。 读书…

    孩子教育 2024年10月10日
  • 治疗网瘾的方法孩子沉迷玩手机

    治疗网瘾的方法孩子沉迷玩手机 网瘾是指孩子们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玩手机游戏、社交媒体和其他应用程序,…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2日
  • 小孩子要玩手机怎么办

    小孩子要玩手机,作为父母或者监护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也会像成年人一样使用手机。然而,…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9日
  • 大班心理健康绘本

    大班心理健康绘本:勇敢面对恐惧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其中一些挑战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害怕和不安。在这本心理健康绘本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勇敢面对恐…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