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我今天的一个经历。
今天下午带竹也到小区楼下的儿童区玩耍,宝贝看到喜欢的滑滑梯特别开心,重复着爬楼梯—滑梯这个简单的循环,跑上跑下不亦乐乎。我先是带着她玩,然后就放手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在视线范围内实时关注着孩子。
突然,我发现有点不太对劲,孩子一直站在楼梯上上不去,好像有个小朋友一直挡着不让她过去,孩子一直在那干着急,都快掉下去了。我赶紧上前,结果发现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小朋友,一脸蛮横,坐在楼梯的最后一个台阶,挡住了所有小朋友的路。有的小朋友见状,直接就绕道了;但女儿在最前面,2岁的小朋友爬了很久才快到顶,不想放弃的她就很倔强地想要挤过去,但那个比她大很多的小朋友就是不让她过去,还一脸凶相地瞪着女儿。
我原本想着:自家的小朋友自家父母管,我也不去批评他,只要他让让路,让女儿过去就行了,于是我和颜悦色地跟这个男生沟通:“妹妹想要过去滑滑梯,你能让他过去一下吗?”可谁知,他竟然置若罔闻,把我当空气,依然横在路中间。甚至,在女儿试图从他旁边艰难挤过去的时候,还指责女儿:“你抓我干嘛,你过去不能抓我。”
我对他的谎言看在眼里,但想着以退为进,就开导他:“妹妹如果抓你,妹妹不对。但你也不能挡在这里让妹妹过不去啊。”可谁知,他竟然嚣张了,对着竹也张牙舞爪,甚至还想动手。看到一个如此蛮不讲理的熊孩子,我实在火了,也给了他一个好脸色,凶他:“他就是抓你你也不能瞪他,你要敢打她信不信我揍你。”然后我带走女儿,“别跟这种不讲理的人计较。”
我让女儿在旁边玩,然后偷偷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这个熊孩子。他可能没想到我会如此维护女儿,有点蔫了。当还有别的小朋友想要上去时,他不敢一动不动拦着,而是告诉别人从他旁边跨过去。虽然允许跨过去的位置很小,但看得出他也是有所让步了。这时候,我又带着女儿,从他旁边跨过去了,他依然在那叽叽哇哇,“你要从第三级台阶跨上来”“你只能从这边过去”“你这么小上得去吗”……但我只是很冷淡地回复了他,“我会帮她上去。”
意难平,熊孩子本不应存在
在我眼中,我的孩子才是我所关注的。我希望的结果是:在我的帮助下,她不被这种无理霸蛮吓住,依然能够走上台阶,开心滑滑梯。至于那个蛮不讲理的熊孩子,你今天的小恶是否会成为明天的大恶,你是否因为缺乏家长关爱才如此盛气凌人,这些其实都与我无关,我根本无所谓。
只是想到女儿今天的经历,不免有些心疼,当两岁的孩子就七八岁的孩子欺负,她的反抗能力是很弱的,如果这种行为经常发生,那势必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导致她胆小、怯弱、容易紧张。而我们一定要当好孩子的保护伞,让孩子有依靠,也能明辨是非。否则,孩子小的时候被欺负,长大了去欺负比他小的孩子,如此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熊孩子之所以敢如此堂而皇之,跟很多家长的缺位很有关系。有很多家长,习惯了当甩手掌柜,把娃带到儿童区就自顾自地看手机,娃摔了、娃被人欺负了、娃跟你打招呼了、娃在喊你了,都浑然不知,熊孩子看准了这个空子可钻,自然就对比自己小的孩子下手了。如果家长能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被欺负时多杀杀熊孩子的威风,那熊孩子自然就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在竹妈看来,我们不欺负别人,这是我们的底线;我们被人欺负,这是我们的气场。
难以理解,一味妥协真怯懦
当我在和熊孩子较劲的时候,旁边竟然有个大孩子在劝和:“你们为什么不走别的路呢?”我当时心里其实很火:“遭遇霸蛮,难道就应该一味地妥协吗?通道是公共的,哪有占着一个通道,让所有人去走其他通道的道理?”但出于大人应有的体面和礼貌,不到万不得已,咱也不与人吵架,我只是很遗憾地看了看那个比熊孩子还要大几岁的大孩子,没有言语。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礼貌、讲道理,但也同样应该有勇气、敢挑战自己。像大孩子这样,明哲保身的做法是可以让他远离一些伤害,但也未免有些孬种,让人只看到妥协和退让,看不到魄力和勇气,这不失为一种遗憾。我认为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尝试去努力,比如试着跟熊孩子沟通,实在走不通再放弃,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妥协。
小的时候是过不去的滑滑梯,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也会再遇相似的情景。比如做数学题时最难的最后一题总是做错,难道就直接妥协放弃了?比如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很紧张,难道就直接不参加比赛了?……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一味妥协真的很怯懦。至少,你应该尝试去努力,你说是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提醒家长朋友们:带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去儿童区玩耍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孩子放进去就不管了,要尽可能把视线放在孩子身上,多观察孩子,多关注孩子,以免让孩子受欺负而自己却不自知。
生活中,你也曾遭遇过熊孩子吗?当自家娃被欺负,你们又是如何挺身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