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派

这是我做自媒体的开篇之作,当然要聊我最基本的立场、最核心的理念,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让大家了解一些我多年来探讨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思维架构与整体脉络。

我做自媒体的总标题是:“大脑.人性与家庭教育”,为什么起了这个标题?我认为,人类社会产生的大部分问题,追根溯源,都与人性有关,教育当然不会例外。

人性是个复杂系统,教育也是个复杂系统,人性有多复杂,教育就有多复杂。

人性是教育的元起点、源动力,是教育的根基。离开人性谈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犹如沙上建塔,浮寄孤悬。

家庭教育是在洞悉人性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滴水穿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积厚成器,教化成才。

谈人性是个宏大叙事,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话题比人性更广泛更久远更热烈,流派林立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可以说,关于人性的话题争辩了几千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书籍、论文、文章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如何在关于人性的海量信息中,整理出对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简单实用的人性知识,无疑是一个相当繁重的工作,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是谁》书籍的作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赫舍尔说:“对于人性加以思考的动力来自良心,也来自理智上的好奇,同时也是被焦虑所推动。”

我很赞成这句话,而且身体力行,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探讨人性与教育的内在机理。

经过漫长的数十年的搜集、查阅、整理、实践验证,我终于有了一些收获,经过多年的蓄势待发,从当下开始行动,写文章、拍视频,把我的浅薄收获、点滴心得,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整体内容:自成体系、视角独特、承上启下、一脉相连。每篇文章,每个视频,既是连续的,也是独立成章的。

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方向,算是自我激励:“贝海拾珠的串联者;神经科学的传播员;跨界知识的整合匠;独立思考的盗火人。”

对于人性的探索与应用,我看到了三种状态:

一、深奥学术型。涉及很多学术领域和科研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哲学、法学、文学等等。

二、偏见流量型。这类文章和视频也很多,主要是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提醒善良的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常常触碰到人心的柔软之处,引起广泛共鸣,赚取很大的流量。我没有指责和贬低的意思,只是说这是一个类型,无可厚非。

三、简单实用型。近年来,有一些人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不求学术高深,但求客观真实。旨在让普通人群对人性本质有个清晰的认知,提升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强化理性思维,减少盲目行为,增加做事成功率,避免重大伤害。

这个研究方向,正是我目前极力探求的。从浩瀚如海的人性论及相关的资料中,采撷实用精华,结合基因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脑科学、认知神经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跨界知识,整理出一套简单实用的人性观系列知识,为家长朋友们提供参考与帮助。

我的想法是:最好形成一套“家庭教育人性观”体系,或者叫做“亲子关系人性光谱”,但愿得到家长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最近陆续发表的有关人性的文章和视频包括以下内容:

A、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性是这个系统的核心与本源,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孩子正常化成长的生态系统。

B、人性如何定义?丰富的内涵是什么?成人与孩子的人性特征分别是什么?对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有何影响?脑科学证明:人性正向引领的黄金阶段是在孩子3岁前。

C、什么是博弈?为什么说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是一场爱恨交织的人性博弈?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成长过程出现障碍或偏差,实质上是人性博弈的失败?

本篇文章写的是第一部分内容:家庭教育是个复杂系统、人性引领是元起点、源动力。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个理念和观点,我们借鉴一下经济学家何帆教授的智慧。

何帆教授在他的著作《变量1》中,介绍了两个认知模型,“长河模式”与“大树模式”。何帆教授讲的是如何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我却从中感悟到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下面我说的内容借鉴了何帆教授的思想,但不全是何帆教授的原意,有些内容是我个人的联想和延伸。

何帆教授表示,“长河模式”适合从后往前看,善于追溯源头与描述演变历程。这让我想起朱熹的那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联想到:半亩方塘尚需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更何况大江大河。失去源头活水,池塘就会失去碧波荡漾的清澈;失去源头活水,长河就会失去奔流不息的动力,消逝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由此,我联想到: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就如一条蜿蜒的长河,是一个漫长的时而激越时而平缓的流淌历程。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性。是人性中强烈的生存欲望,憧憬美好未来的期冀,给了每个家庭、每个人、每个孩子源源不断的动力,生生不息的活力。

人性中有两大本能: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而逃避痛苦的动力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动力。

从基因的视角来看生物存在的意义:一是生存,二是繁衍。从孩子的视角来看生命的意义:第一是生存,第二才是发展。可是很多家长却拔苗助长,忽略孩子的生存本能,近乎疯狂的逼迫孩子求发展。

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破坏了生命的生存法则,违背了自然造物主的意志,悖逆了基因的预设程序,扰乱了大脑的发育规律,必然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家庭悲剧。

很多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钱财去寻找管教孩子的高招妙术。其实,只要您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人性的本质、家庭的功能、爱的内涵,很多养育方法,完全可以不学自通,不求自得。

人性引领、生命教育是家庭养育的前提,让孩子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热爱生命,让孩子为了美好前程而自立自强,是家长赠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很多孩子厌学、拖延、逃避问题、抑郁寡欢、了无生趣、浑噩度日,都是在做人的元点出了问题,是整个家庭功能出了问题,失去了源头活力,必然缺少内驱力。所以,肤浅的奖赏、鼓励、批评、强制、鸡娃,都不能在根本上改变现状。那些诋毁、嘲讽、冷暴力、混合双打,更是雪上加霜,结果只能是一地鸡毛,满目疮痍。

关于人性的丰富内涵,在后续的文章里,会有非常具体的分析、阐述和生动的案例。

何帆教授表示,他更喜欢用“大树模式”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

何帆教授指出:“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我们要学会用各种角度观察一个事物。任何一棵树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要看到整个树林,更要看到整个生态系统。

要看到每一棵树的生存智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展现出的适应力、创造力,要从每年发出的嫩芽判断这棵树的生命力,判断这棵树的未来发展趋势。

树叶一定连着树枝,树枝一定连着树干,树干一定连着树根,所以,观察者要不断的把目光拉回母体,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以上这段话基本是何帆教授的原意,这么长的一段话,我不是无意写在这里的,我觉得,这段话非常值得家长朋友们细品,再细品!

我对何帆教授最后一段话的领悟是:枝叶只是表象或显像,大树的生命力来源于根系,而根系的生命力来源于母体——土壤。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态。

如果我们把一棵成长中的树木,想像成一个孩子,家长朋友们是否会有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呢?您的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吗?是否呈现出充满活力的生物态?

长河千里奔流,靠的是源头动力,大树枝繁叶茂,靠的是根深蒂固。长河与源头,大树与根本,离不开蕴含无限能量的元起点元起点,提供浑厚强劲的动力,让生命之河长流,让生命之树常青!

有人会问,为什么本篇文章用“元旦”的“”,而不用“原来”的“”?“原点”的意义也很好啊。我要说,“元点”和“原点”的意义大不相同,而且无法替代。

比如:“坐标元点”就是直角坐标上的中心点,是固定在直角坐标的中心点上。而“坐标原点”可以是任意规定的原点,可以在任意位置,是可以人为规定的。而“坐标元点”并不能随意改动。就像“第一性原理”说的那样:“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我们再说说“”字的起源,“”字的古字形,就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是人“”。“”位居人体最高处,而且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引申为首要的、第一的。也用来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一元初始,描述的是新的开始,良好的开端。

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孤立的成长,必然会受到环境中各种条件的制约,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交叉影响,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态系统,展现健康的生物态,才会有利于孩子正常化成长。一个孩子成长动力的根系是人性,纯正人性的母体是家庭。

中华传统文化一贯认为,做人的根基、人生的智慧来源于纯朴的本性。古人在选人才、收徒弟之前,首先做的是:“知人性根器、查根器胜劣”。人的品性与才能,与盘根错节的人性息息相关。

育儿书籍《从出生到3岁》的作者,“哈佛学前项目”负责人,“父母教育中心”主管——伯顿.怀特教授,依据自己38年的研究成果指出:“没有任何能力,比人的素质更重要”。 伯顿.怀特教授认为,“提升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不难,但培养一个快乐的正常化成长的儿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高素质,必然建立在人性修炼的基础上。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本固,才能枝荣。

在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探索中,发现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简单系统,一种是复杂系统。我们把可以分解的、可以还原的结构,称之为简单系统。比如,制造汽车。把多层次,非线性反馈结构的系统,称之为复杂系统。比如:互联网。家庭教育是多层次、非线性、漫长复杂的过程,所以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些家庭的亲子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定好规矩,然后严格管教,只要各科成绩好,就会成为一个有前途的好孩子,其实这是在利用简单系统教育孩子。

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塑造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的成才之路,并不是智商和技能的叠加就能完成的。

复杂系统的核心思想是演化论,先确定一个简单的内核,然后通过不断的迭代生发而逐渐完善。在家庭教育中,人性就是核心和本源,家长要做的是要激活核心,通过对孩子人性的正向引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自觉性,让家庭成为一个有利于孩子正常化成长的生态系统,用对待复杂生命体的方式培养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然成长、蓬勃发展。

总结以上内容,我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开头的那段话:人性是教育的元起点、源动力,是教育的根基。离开人性谈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后续的文章内容:人性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亲子关系中的人性博弈;不同类型的家庭中,人性如何影响教育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日 下午12:18
下一篇 2022年6月1日 下午2:29

相关推荐

  •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初中时期,学生们正在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然而,有时候学生们也会感到厌学,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初中生厌学怎么办?本文将探讨一些应对厌学的方法。 首先…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7日
  • 哎呀了了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哎呀我的儿子不听话怎么办)

    首先,题主要和家人沟通好,不要太溺爱孩子,对他的一些要求不要立即满足,对他的大哭大闹不要无原则的去哄劝。建议试试冷处理法。当孩子不听话、大闹的时候,大家一致不理他,当他发现常用绝招…

    孩子教育 2022年5月13日
  • 初中孩子不听话老玩手机好吗

    初中孩子不听话老玩手机好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20日
  • 家庭教育:为什么我们放弃了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为什么我们放弃了学校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所有家庭和儿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将孩子的教育更多的交给家庭教育…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19日
  • 孩子上学不听话怎么办呀

    孩子上学不听话怎么办呀? 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元萝卜实验”里,作者举的例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有位妈妈为了让儿…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日
  • 美国熊孩子不听话送到监狱教训

    美国熊孩子不听话送到监狱教训 美国熊孩子不听话送到监狱教训 中国熊孩子不听话送到监狱接受批评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美…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日
  • 怎样与孩子有效的交流沟通(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

    怎样与孩子有效的交流沟通(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 我的朋友又向我哭诉:为什么和孩子沟通不好呢?每次说什么他都不听,或者反着做。他不听我就打,可打了下次还是这样结果。我该怎么办呀?我们…

    孩子教育 2022年6月30日
  •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意见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意见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照顾者,他们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27日
  • 11岁孩子叛逆怎么办呢

    11岁孩子叛逆怎么办呢(11岁孩子叛逆怎么办呀) #11岁的孩子现在很叛逆怎么办?#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

    孩子教育 2023年1月5日
  • 孩子不听话应该怎样体罚

    孩子不听话应该怎样体罚? 作为一个现代妇儿的父母,要充分体谅孩子的种种不听话,也要知道你这样的行为不但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父母该如何体罚孩子呢?…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