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虎
万千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信奉的是经验,而智慧则极易被忽略,这即是各种问题的起源。因为,教育靠的是科学与智慧,而非经验。任何不经智慧思考的经验,都不是真正的经验,只能是盲从,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以很好地形容万千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现状。
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细讲了。这类的事情,在万千家庭中比比皆是。
多少年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信奉经验。这包括自己的父母曾经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有“别人家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不经思考直接安插到自己孩子身上,认为这就是用心,这就是负责。
举个例子,当看到身边的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并得知这个孩子从上幼儿园时开始学英语,于是便视为经验,认为要想让孩子考上清华,就得提早学英语。本就不堪重负的孩子,很可能又迎来未知的压力。
这类非常普遍的行为,和故事中那个楚国的书生如出一辙。目光的短浅导致他们只看表面不看实质,视事实为经验,视事实为真理,视事实为规律,一步错步步错,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因为,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不等于经验,经验不等于正确;事实不等于真理,更不等于规律。
前面的事例中,孩子考上了清华是事实,从幼儿园时开始学英语也是事实。
要是把教育的智慧运用进来,首先就会思考:这两个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是不是考上清华的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呢?
只要有一个不是,就足以推翻这个结论。
即便是无一例外,即便是考上清华的都有幼儿时期开始学英语的经历,也不能说明开始学英语的时间与考上清华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各种事物出发,寓教于乐,核心目标是激发孩子自带的各种优秀潜能,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生奠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的未来也就会增加各种可能。
英语当然可能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在启蒙教育中发挥作用。除了英语,任何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发挥作用,前提是孩子有兴趣。
而那些一叶蔽目的父母,显然不会从兴趣和启蒙出发,天真地把小小的局部看作必然因素,视为宝贵经验,盲目归因,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成长规律,强迫孩子效仿,破坏了孩子自带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也就是在减少孩子优秀的可能。
如果学习变成了孩子打心里讨厌的事,问题就不是能考上哪里了,而是一生都会在内心的伤痛中度过,即使考上了清华,人生也是黯淡无光。
教育,比拼的永远是智慧,而不是经验。经验的前提,是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只有极少部分的经验才具有普适性,而大部分的经验,都事关孩子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
这些,每个家庭显然不可能完全相同,一叶蔽目之下的盲目归因,贸然乱用,受害的都是孩子。
而智慧,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它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事物的真正规律,获得真经。
利用错题本查漏补缺,是学霸学神们最普遍的学习方法,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但如果盲目认为,整理错题本就可以查漏补缺不断进步,就逼孩子去做,则是明显的一叶蔽目,胡乱归因。
学霸学神们对学习有着持久的热情和劲头,自律和好习惯是自然的结果,错题本是他们普遍采用的工具型学习方式。
这里面包含的学习真经,是对过往错题的重视和用心。通过作业、随堂练习、期中期末测试等当中出现的错题,及时查漏补缺,不留死角,扫清学习障碍,步步为营,不断进步。
这样的好习惯,以热爱学习为前提。达到这样的目的,方法不止一种。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智慧引导,保护孩子自带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要是孩子本来就对学习十分厌烦,也就谈不上自律和好习惯,这样的状态强迫他整理错题本,只能加剧对学习的厌烦,为了完成而完成,不会起到半点作用。
类似的事物不胜枚举。在万千家庭中,一叶蔽目与智慧引导的距离,就是一流父母与三流父母的距离,最终形成的是孩子们之间的差距。
这些差距,本身是不存在的,绝对是父母所为。
这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父母,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毫无思考与钻研精神,一门心思用于寻找本不存在的现成方法,轻易把事实看作客观规律,关心的都是表面看来省事的方法,做了大量无用功,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也依旧意识不到自己是一叶障目。
就看网上大量关于学习方法的标题党,诸如“三招让孩子从学渣变学霸”、“四个方法让满分作文属于你”等等,稍微动点脑子就会明白,这怎么可能?
如果变学霸这么简单,岂不是人人都能上985、211了?
存在必有因,因为一叶蔽目的父母大有人在,所以这类内容的关注度有增无减。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智慧引导。想做到,并不难,就看你做不做。把你的精力用来保持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用智慧探寻教育真经,保护孩子自带的求知欲,激发优秀潜质,足够了。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