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懒了,而且小小年纪就得了拖延症。想尽了各种方法,哄也哄了,说也说了,可孩子软硬不吃,甚至打骂管教全都没有用,这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难道孩子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得了“懒癌”?
是什么让孩子开始变懒?
实际上,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会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懒”孩子,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想要根治孩子的“懒癌”,就得先找出其根本原因。
1、事无巨细的包办,让孩子无处发挥
小明5岁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帮妈妈分担点家务。可是想帮妈妈洗菜,却弄得到处都是水;想帮妈妈扫地,结果却弄得灰尘四起;想帮妈妈收拾房间,可妈妈却说别在这里添乱了。
其实孩子“懒惰”的毛病很多时候都是父母惯出来的。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心疼孩子,或者处于不信任,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就开始大包大揽,事无巨细的亲自来做,甚至本来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完全不让孩子伸手。
如此一来,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动手能力被无限弱化,眼睛里也不再有“活”。当孩子对这一切开始习以为常,也就真的变“懒”了。
2、过多的无效催促,让孩子免疫
“要出门了,赶紧来穿衣服。”“吃饭了,快点过来!”这样的场景很多父母应该都不会陌生,一遍遍地催促,可孩子还是磨磨蹭蹭。其实说起来,这还是跟家长的“急性子”有关。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紧迫感、动作变快,所以不停地催促孩子,可孩子的生理特点让他们根本无法像做到成人那样的立竿见影,甚至有的时候,孩子还不理解什么是父母口中的快。
当催促变得多了,很多时候不仅不会达到目的,反而容易“用力过猛”,让孩子退缩,最终干脆免疫,到后来你的催促根本就不再管用,孩子也就成了父母口中的“懒”了。
3、作息不规律,养成了不良习惯
一些父母并不重视孩子的作息规律,或者有时出于心疼孩子,结果纵容孩子天天睡到很晚才起床。每天踩着点去学校,路上还在打瞌睡。其实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不管是学习和身体都会受到影响,更让孩子看上去越来越懒。
4、孩子懒惰,很可能是他在模仿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都说“说教不如身教”,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事实上,孩子身上很多的好习惯都来自于父母,当然,坏习惯也同样如此。
5、孩子自身过于投入
有时候孩子过于投入某件事情的时候,甚至可能听不到父母对他说了什么,或者转过头就忘记了父母说的话。比如说看动画片的时候,玩拼图的时候等等他正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尤为明显,这让父母觉得孩子反应慢、拖延,一定是太“懒”了。
其实孩子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情并不是坏事,而父母此时对孩子提要求反而是对他的一种打扰,许多父母只站在自己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这样反倒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
当然,具体事例具体分析,孩子过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这时候父母也必须懂得阻止。
根治孩子的懒癌,就需要对症下药
明白了孩子懒惰的原因,那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治,让孩子从懒惰变勤奋,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其实也不难。
1、 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在对孩子做要求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就应该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够养成的品质,自身就应该拥有。
想要孩子勤奋,首先我们自己就不应该是一个懒惰的人,否则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尤其如此。
2、 让孩子得到锻炼
千万不要放过任何能够锻炼孩子的机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丧失了独立能力和自信。多让孩子尝试,给他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尝试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收纳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书桌。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从日常小时钟培养勤劳的性格、习惯,更培养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3、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让孩子生活的更加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好处。
特别是上学以后,要给孩子留出适当运动和早餐的时间,只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让孩子保持精力充沛,也不会因为“累”而变得越来越懒。
4、 给孩子一点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多留出一点时间,多一些耐心和理解。适当的催促和引导可以给孩子动力,但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道理。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是懒,而只是需要我们给他一点适应的时间罢了。
世上所有的果实,必须经历一番风雨才会甘甜。我们要让孩子懂得,只有勤奋才有收获的道理,或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未来可期,值得等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