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9年之前中共领导的职业教育
(一)革命中兴办,积极探索(1921-1949年)
1927年11月,中共苏区政权颁布《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提出“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注意工农成年补习教育及职业教育”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方针。
1934年3月,中共苏区政权颁布了《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苏区兴办了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
(1)对劳苦大众,用“识字运动”“农村夜校”“工人补习教育”等方式,提高种田、做工和作战能力;
(2)对红军及干部,培养农业、医疗卫生、通讯、财经和艺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3)创办各具特色的女子职业学校,教授妇女生产劳作的知识和技能。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了服务全民族抗战的教育方针政策。涉及职业教育的政策有: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小学教育基本都包含劳动教育内容,有些学校设专门技术课程。
(2)在各乡村开办临时学校,进行扫盲、宣传革命思想和生产劳动方面的教育与训练。
(3)举办专门学校,如农业学校、医药卫生学校、财经电信类学校等,对干部进行职业培训。
1946-1949年,中共开始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1946年苏皖边区政府颁布的暂行学制,要求在初中阶段设置初级职业学校以及在职干部短期学校,在高中阶段设置各种专科学校。
1948年山东省战工会举行第三次全省教育会议,提出必须建立教育工作中各种正规制度,使各级学校逐渐走向正规化。
解放区各地基本将职业教育划分为初级职业学校、在职干部短期训练学校、高级职业学校或专科学校等形式,为新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
二、1949年以来中共领导的职业教育
(二)学苏中成型,初步发展(1949-1966年)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
1949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1951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提出:为了培养大批中级建设干部,中等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应着重地向中等技术学校发展。
1952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要求:
(1)使正规的技术教育与各种速成性质的技术训练班和业余性质的技术补习班配合发展;
(2)设校分科,逐步走向专业化与单一化;
(3)学校管理改归业务部门领导为原则。
从1952年起开始调整中等技术学校,由原来的794所调为651所。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职业教育学习苏联,走向制度化。
1954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和《中等专业学校章程》,主要措施有:
(1)取消专科教育和“通才”教育,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
(2)加速中等专业教育“专业化”建设,引进苏联教学模式;
(3)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均归中央各有关业务部门主管。
我国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基本成型,能够快速培养紧缺技术人才,有效支撑了新中国建设。
1958-1965年“二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全面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办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全国掀起了工厂、公社大办学校和学校大办工厂、农场的热潮。
“大跃进”式的发展使职业教育出现了混乱的状况,国家通过压缩办学规模、裁并学校、精简教职工、整顿教学秩序等方式对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整。
1963年底中等专业学校由1960年的6225所压缩到1355所,在校生由221.6万人减少为45.2万人。调整之后,职业教育重新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4年刘少奇指出“半工半读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开始推行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举办多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学校。职业教育在调整中和多种办学形式下发展。
(三)迷失中重建,再生与崛起(1966-1985年)
1966—1976年,大量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被撤销停办,中等教育形式全部是普通高中,中等教育结构失衡,加重了青年升学就业的问题。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工作目标。
1979年我国首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分别在天津、山东、河南、吉林设立技工师范学院,学制四年,专门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
1980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了金陵职业大学、无锡职业大学、江汉大学、成都大学等13所职业大学。
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要求恢复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继续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