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行为,即使当上妈妈也不例外。
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妈妈:
在还没当妈妈之前,在公共场合看到孩子哭闹或者是大声尖叫,都会有莫名的烦躁,甚至不理解为什么当孩子想买玩具时,家长的不愿意引来孩子大哭大闹后,他们会无下限妥协立刻答应。
当有了孩子后,才知道孩子的哭闹会多么令人心烦,而不是所谓的疼惜,难道是太冷血了吗?作为一个铁石心肠的家长到底好不好?
孩子一哭闹妈妈就心烦??
其实,有太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只不过他们不会检讨自己,只觉得孩子哭闹下意识地去躲避,如顺从他,他就不会哭了;打骂他,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被吓得不会哭了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几乎所有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都是不满意的。
是不是当父母的过于冷血?
也许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但事实上,多数父母产生这种心理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心理学家认为,通常小孩子的嗓音要比大人尖锐很多,当孩子不会刻意控制情绪和声音时,在父母的眼里就可能是噪音,原本的悦耳声音便不复存在。
相关的英国科学家表示,孩子的哭声能够刺激大脑,对于和孩子亲近的人,会使她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抑制多巴胺分泌,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所以,在这些解释面前,再遇到孩子哭闹后滋生不良的情绪,不是过于冷血哦,很可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合理去解决就可以了。
孩子又哭又闹,家长要怎么办??
不管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对于孩子来说,只要他不顺心便会大哭大闹,有很多家长都很无奈,即使用了各种办法孩子就是不听,哭闹声依旧停不下来……
作为家长,不要一味地顺从:
我曾看过太多家长,因为孩子哭闹不止从而满足他任何需求,而这种做法恰恰是在告诉他“你可以这样做!”久而久之,孩子每次遇到都会如此,甚至成为一个恶魔宝宝,会毫无限制地攻破家长的底线。
家长应该做的正确方式是任由他哭一会儿,当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看着自己哭,还没有答应他的需求,时间长了便会作罢。同时,也能让他知道家长不是没有理由地帮他,做人做事要有原则。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每次看孩子哭闹不忍心的家长,面对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先要克制住自己,镇静地和孩子交流。通过和他互动,知道他的目的以及需求是最重要的。
比如问宝宝“你是不是想要看小猪佩奇?”;“你是不是想买新玩具?”等等,家长的提问可以换来孩子的回答,切记不要暴躁地对待,而是耐心地和他交流或用商量的语气,最终家长会收获很好的效果。当孩子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自然就知道怎么做了。
今日话题:面对孩子每次的哭闹,你都会如何解决?不妨留言分享你的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