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一种情况,“快去写作业”“把书包自己收拾好”“自己玩完的玩具自己整理好收拾回去”…每句话,家长都要说好几遍才会听。第一遍,孩子无动于衷,家长提高音量;第二遍,孩子继续装作没听见,此时作为家长极力克制自己即将要暴走的情绪,要是第三遍、第四遍还不听,那不好意思,家长要开始面红耳赤发飙了。
有时候,看着孩子委委屈屈、哭哭啼啼地做着自己命令的事儿,作为家长心里也不好受,觉得自己一时没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是说第一遍的时候就好好听,至于被骂还这么委屈吗?”
全世界的家长都希望,与子女沟通,少唠叨不吵闹,孩子就会乖乖上学、写作业或者整理自己的房间。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家长管教子女时,总是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让孩子去做事,总是始于说教啰嗦,止于大吼大叫。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只有大吼大叫,他们的孩子才会听话。
可是大吼大叫,也只是让孩子一时听话而已,可等事情过了之后,孩子还是我行我素,该咋地咋的,全然没有被吼叫的觉悟,错误还是一样犯,这让很多家长苦恼不已。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没有把话说清楚
可能有的家长会反问,我的话说得很清楚了。其实不然。
就比如我们周末带孩子去超市,在超市门口很多家长就要和孩子讲规矩了,我们对孩子说:“宝贝儿,一会逛超市你要乖乖的。如果你表现好的话,在我们快到收银台的时候,你可以任意选一个零食作为奖励。”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是一副和谐的样子,孩子开心地答应,我们也以为万事大吉了。但是没过几分钟,我们就发现孩子开始“不听话”了,在我们专心挑选水果的时候一转头就不见了踪影,吓得我们一身冷汗。
我们赶紧放下正在挑选的东西,开始呼唤并寻找他,当我们终于在几排货架后找到他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并不由自主地愤怒起来:“我们不是约定好了要乖乖的吗?”但是念在他“初犯”,我们强忍下怒气,没有立刻剥夺他获得奖励的权利。
结果没过一会,小家伙又跑得不见踪影了,并且在我们急切地呼唤他的时候,他兴致冲冲地拿着一大堆我们并没有打算给他购买的糖果向我们跑来,问也不问地放到了购物车里。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更加恼火了,“他为什么就是要和我对着干?我不让他跑远,他非要跑远,我不要他买糖果,他就是要买糖果”。几个回合下来,我们终于暴跳如雷:“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休想得到我之前说的零食奖励了。”于是孩子开始大哭大闹,我们的周末采购就这样败兴而归。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说:“没错,我家就是这样”。其实大家只要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上面的情景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我们让孩子“听话”,“听话”到底指什么呢?
我们觉得“听话”的内涵是不要离开我们的视线、没有经我们的允许不可以随便拿货架上面的东西。但是孩子可能觉得“听话”是指没有随意哭闹,在听到我们呼唤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我们身边。所以在我们认为孩子“故意和自己作对”的时候,可能孩子也是这么觉得的,他们觉得爸爸妈妈莫名其妙,不知为什么就大发雷霆并剥夺了自己获得奖励的权利。
“你要乖乖的”这个命令实在是太空洞了,就像每次长辈们对我们说的:“你要好好吃饭呀”一样,不具有任何可操作内涵。是顿顿都吃肉吃菜算是好好吃饭,还是三顿变四顿算好好吃饭呢?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想让孩子听话,你要先把“话”说清楚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第一步就是自己先把话说清楚。我们在进超市前可以和我们的孩子说:“宝贝儿,一会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妈妈要求你要一直待在你一伸手就能碰到妈妈的地方,同时不可以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拿货架上的商品,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你都可以这样做的话,那在要到收银台的时候我会让你挑选一个糖果作为奖励,你看好吗?”
将“不许乱跑”改为“不许离开我的视线”,将“把房间收拾好”改为“把床单叠成整齐的正方形”,将“把厨房收拾干净”改为“把桌子上的所有餐具洗干净”,将“快点走,不要磨蹭”变成“现在放下手中的玩具,穿好衣服”,看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吧。
其次降低声调与孩子沟通
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把声音和调门儿降低几度,听上去既温暖满怀善意,又要坚定而不懦弱。听上去没有恼羞成怒的成分。或许一时无法掌握,加以训练,平时刻意为之,你会发现,慢慢的你不会再因为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而后悔不已。
此外,切忌唠唠叨叨
家长开始对着孩子吼叫时,孩子往往会无视我们的存在,他们下意识的反应是“又来了”。所以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言语指令一定要简洁明了,直截了当。比如,说吃饭了,说完这句话,看孩子的反应,是马上过来吃饭还是装作没听见,等过了一会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自己可以先上桌吃饭,然后补充一句,再过5分钟还没看到你上桌吃饭,我就认为你是不想吃饭了,可以,那这顿饭不吃,饿了别找我,也不准吃零食。
言语中温柔而坚定地表示尊重孩子不吃饭的选择,并指出不吃饭的后果,自己承担责任,往往说完这句话后,孩子会很快上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