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有错误的地方。那我们家长该如何去惩罚孩子呢?惩罚可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一句话、一个方法没有做好,那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影响。现在我们来聊聊对孩子惩罚的一些技巧吧…
我们要知道惩罚也是有方法、有分寸、有窍门的。 我们不能“贴标签”式地责备。我们要指出孩子的具体行为哪里不对,而不是范围地指责孩子不听话、笨、懒、坏等等。 如果在批评错误行为的同时能够加上对孩子的动机、良好用心与愿望的肯定,孩子就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因此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这样孩子的“自我”才是没有问题的,才是完整、未受伤害的,孩子也会知道是这个“自我”的一些行为不当或不对。 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很好的自我接纳,同时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会“老虎屁股摸不得”似的对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过度敏感,更不会心里充满自卑、自责和羞耻感。
常有家长问:“是否可以体罚孩子?”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 只要事先告诉孩子,如果不能如何如何就可能会得到体罚的后果(当然,若能得到他自己的同意或认可会更好)。 我们在惩罚孩子时不能借题发挥,不能把对领导的恨和对孩子妈妈(爸爸)的怨一并发泄出来。 与刻意的沉默和冷静相比,这种震怒反倒更能让孩子体会出父母的苦心、父母的在乎、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和参与,反而有可能增进互相间的理解和同情。
惩罚孩子时,有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和避免的:不能羞辱孩子! 羞辱的话会造成孩子永久的心灵创伤,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 这些话包括羞辱人格、评定品行以及判断孩子的人生和未来。 这种羞耻感会伴随孩子一辈子,会使他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时有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有时会极其自卑,又常常容易恼羞成怒。 他会终其一生(除非后来有修复的机会)生活在自尊与自卑的摇摆中,有时乞求他人的赞赏和怜爱,有时又会攻击他人;他对自己有时充满同情,勉励自己、支持自己,与命运对抗着,有时又会自暴自弃,承认父母的论断,萎靡下去、沉沦下去,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惩罚孩子最不能做的,是威胁抛弃孩子!除了明确说“不要你了”“扔出去”“送回医院”或“送到孤儿院”等,充满暗示性的“你不像(或不是)我们家的人”“以后我不管你了”“你对得起我给你做的饭(或其他东西)吗”等也属于抛弃孩子的话。 孩子对父母,百分之百地依赖,百分之百地信任,他期待着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和无条件地宽容与原谅,更期待着父母给予正确的指示和教导。 当父母以抛弃相威胁时,孩子一开始会信以为真,即使后来看清了父母只是说说而已,他所受到的伤害仍是巨大的。 他将体验到深深的恐惧和无边的孤独,他会束手无策或者抓狂,他会放弃自己的一切向父母认错、乞求。 当父母说出抛弃孩子的话,意味着父母放弃责任。如果父母都放弃了责任,让孩子如何去学会担当?而当孩子看穿父母的威胁只是吓唬吓唬,实际上不敢也不能抛弃他(她)时,父母又如何能使孩子“信”与“服”?
对于惩罚到底是否有用,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从长远来说,惩罚的不利大于有利。有的人认为,在危险情况下,如孩子玩火、玩电源插座等,是可以惩罚的。 也有的人认为,绝对不能惩罚孩子,因为这是负强化,孩子就算表面上抑制住了错误行为,但内心反而有更强烈的记忆和反弹。 20 世纪 90 年代后的相关研究却表明,如果使用恰当,惩罚可以作为控制不当行为的有效办法。
我们要知道的是惩罚一定会引起孩子的焦虑、恐惧等行为,会让孩子不悦,如果是体罚,则从内心到肉体都不舒服。 儿童将来是真的改正还是因为惧怕而暂时压抑,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他对自己这些不舒服、不愉快的解释。 心理学家Doonja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有效惩罚的几个关键点: 及时。 不要“等你爸回来”或者某一天突然想起再惩罚,一定要抓“现行”。 态度坚决。 坚决不等于严厉,严厉会产生高焦虑,造成孩子不必要的惧怕和退缩。而坚决意味着毫无疑问,让孩子减少困惑。 要连贯、一致。 我们家长不能高兴了就当没看见,不高兴了就劈头盖脸。 方式一定要温和、能被孩子接受。 超过孩子理解和接受范围的方式不会有好效果,反而有副作用。 尽可能不使用体罚。 绝对、绝对、绝对不允许用羞辱、抛弃等冷暴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向儿童解释惩罚他们的原因。 由于这些方式都是建立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的,所以对于学龄前的认知水平较低的孩子要少用惩罚,而要多采用正向强化的办法,去教导孩子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强调他们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