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出孩子进入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边玩边写每天交作业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多写一个字都不高兴听,网课也不专注听完就忘,但凡有一点时间就拿起手机就不放手了,怎么办,昨天谈了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建立讨价还价式的协议制度,再有一个叫应用性原则建立的方法都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还有可以用一些行为矫治的技术如;代替疗法,行为塑造等等,那是一套技术系统就更复杂了,以后有机会再讲解。昨天讲的两个方法实施中,效果可能来的很快,但是那只是通过技术压制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所以笔者管它叫治标的方式。
从可以治本,但缓慢系统的角度,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两个方法是性价比最高的,第一个就是家长去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不是说要把每一个家长都培养成教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但家长也不至于完全都不了解这些知识吧。说的极端点就是家长也不能在教育方面太无知了。毕竟养的是个孩子,如果你养个宠物种个花种个草,是不是也得研究研究这东西咋养咋种、用什么肥料、要不要阳光、多长时间浇一次水啊,对不对?家长养的是个活生生的人,家长不能对孩子心理成长或者教育学习、人际关系等等太过无知吧。所以,家长如果要是有这方面的意愿,或个人也感兴趣甚至可能跟职业也比较匹配,你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把自己打造的专业一点。如果你没有什么太大兴趣,真的跟心理学或者教育学就没有那么匹配,天生就不太喜欢,那家长就关注此类专业人士的分析或提出问题咨询,也基本上会让家长了解很多孩子成长当中的一些关键点,总不至于把孩子成长当中一些很正常的现象当做问题来对待,结果就是逆着孩子的成长方向去做教育,然后两败俱伤。
家长如果能学更多的专业知识,如发展心理学、行为治疗、心理学习能力训练或者其他的相关知识,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家长都可以学。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家长要学到位,不能今天听两节课,明天听两节课,然后听训练师说了,就这么跟孩子说了,就认为孩子能做到。老师讲的是让家长明白,明白之后再用在孩子身上。就像孩子长到18岁去学开车,不可能说“教练跟我讲了,先踩油门,然后再踩刹车、转弯的时候往左打,往右转弯的时候往右打、看到车离远点”,然后跟孩子说完,家长就认为他会开车了。敢让他开车上路吗?家长总得要陪着,对吧?从车少的地方练,然后到车多的地方,然后到各种路面练习,最后你才认为他会开车了,所以说家长的学习一定要明白有两个情况,一个情况是家长学了是对自己有用的,也就是基础理的知识让家长看见孩子的很多成长现象能够合理地认识客观地解释了。另一个是对孩子有用的,就是家长学完了要用在孩子的身上是比较难的。要想用到孩子身上有效果,就得要求家长有一定的能力和功力,而不是复述或者转述的问题,是真的能帮孩子做出结果。家长可以学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能达到一定水平,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如现在的三、四年级这种小问题应该可以解决的。而就像青春期逆反的大问题,或者像中、高考,尤其是高考想考更高分的。这种专业性问题可能家长就真的达不到那个程度了,毕竟你不是学成了心理学家或者教育学家还是相对业余的,也解决不了那种大问题。但是家长可以解决三四年级孩子不听话的问题,成长期的问题还是可以的,就当下这个个案而言,家长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跟技能是可以解决的
还有另外一个可以治本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心理学习能力训练的方法,现今的学生智力基础很好,成长环境很好,教育资源也很很好,但为什么在学习上总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在后应试教育时代的今天,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网络影响越来越深远,学习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大于学习内容本身。因为在网络时代,任何学习内容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所以知识量的多少不再是鉴别人才的标准,作为一名学生能否考入名校,能否拥有高学历,能否获得学业成就,其决定性因素是学习能力的高低。另外,心理学习能力训练可以解决学生终生的学习问题,形象的讲,学习能力就像开车能力,各种学习内容就像各种类型的汽车,有了开车的能力,开什么车就不是问题了。同样有了学习能力,无论是中高考,还是硕士、博士考试,也就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心理学习能力训练确实能解决核心问题,心理学习能力训练系统是将心理学应用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在整合多年的学生心理咨询临床及学业训练实践基础上,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结合中国应试教育的实际问题,研究总结的一套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源动力、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自主学习训练系统。心理学习能力训练师,就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作为载体,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学习能力,转变学习态度,使学生拥有客观的学习态度和足够的学习能力,进而彻底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训练系统是从学习能力、社会功能、心理潜能三方面教练推进在校学生全面发展,系统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全链条的整体学习能力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实现考名校跨阶层梦想,将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