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和安阳两个城市,因邻居养狗和放狗咬人的事件,引发无数人的关注。其实养狗不是重点,而是养狗的邻居才是核心问题。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压力,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集中在公司或单位的同事,同学与朋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与朋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的所剩无几了,这是令人感觉到悲哀且又无可奈何的现实。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工作单位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压力较大,基本回家之后,入户门把自己的生活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躲进小室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即便如此,还有一个特定的人群是我们目前如此封闭的生活状态依旧无法避免的,对,这个特定的人群就是邻居。
目前来看,邻里之间的相处模式分为三种:
远亲不如近邻型:
相互熟识,知根知底,多年相处下来,一方有事,四邻相助;这是我们大部分人都非常羡慕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毗邻而居不相识型:
无论是对门邻居,还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节奏,多年相邻而居,但是从无交集,至多看着眼熟,即便认识也只是点头之交,从无过多交谈,一般程度的交流都无从谈起。
邻居相处似仇人型:
因为日常琐事,多为公共空间所属、生活习惯冲突等原因,与邻居之间积怨日深,严重者势如水火。
与邻居相处和睦,是我们所有人都向往的生活状态,如果能碰上这样的好邻居,相信我们都会非常珍惜,人敬我一尺,我必敬人一丈。如果没有这个运气,那与邻里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不能成为朋友,那也没有必要变成仇人,礼貌性的点头之交也无不可。其实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碰到一个三观不正,且生活习惯异于常人的邻居,那就点背不能怨社会了。所以,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千金买房,万金选邻居。但是现实情况是:房子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但是邻居你怎么判断呢???难不成像公司人力资源一样,录取高管之前必须做好背景调查工作,想想就头大了。
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与所谓的“恶邻”相处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吧?所以,我们选择居住小区时可以提前有自己的判断。若有人非要做杠精,那算杠精赢了。
其次,其实简单交流几次就可以判断邻居的秉性和素质,合则多交流,礼尚往来,否则就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安好也是挺好的方法。
三是正常情况下,我们首先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不要无意中制造冲突,若有分歧或矛盾,也需要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先礼后兵吗!但是就是碰到那种无理辩三分的主儿,那就情理法三步走。
最后的最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个不是怂,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您怎么看邻里相处的办法呢?
认为有点道理,请点个赞吧!如果有其他妙计,不妨留言交流一下吧!谢谢阅读!
#《新闻1+1》解读“狗咬人”事件##央媒评狗咬人事件多名干部被问责##安阳狗咬人事件中工作犬证是啥证##女子以死控告遛狗不牵绳 警方受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