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是大人把孩子管的妥妥的,而是孩子把大人治的死死的。
前两天刷手机看到一条视频,平顶山市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要跳楼,消防员接到报警赶来,成功劝下这位妈妈,听了妈妈的叙述,才知道是因为孩子“威胁”妈妈:“不给我手机我就不写作业”,妈妈才气得要跳楼。
消防员劝妈妈冷静,也劝孩子:“看你把妈妈气成什么样子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知道吗?”孩子也被这阵仗吓住了,乖乖的点头。
虽然没有看到这位妈妈是如何被孩子气着的,但是却不难想象,我们不也经常遇到拿孩子没办法的时候吗,孩子太聪明,知道怎么抓爸爸妈妈的软肋,但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的不配合,遇到真不听话的小孩子,爸爸妈妈真的很无力。
其实这种无力,体现的是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的贫乏,除了指挥、商量、打骂,找不到可以管孩子的方式了,而面对孩子的威胁等招式,同样是不知所措。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有时候确实是对立的,是彼此需要攻克的战略目标,爸爸妈妈手段单一,孩子脑筋灵活,所以输了也不足为奇。既然是“对战”,爸爸妈妈就要掌握一些兵法,学一学三十六计,掌握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
一、掌握主动权
妈妈之所以会被孩子逼得想要跳楼,实际上就是被孩子掌握了主动权,失去局面。而作为教育的主导者,爸爸妈妈要保持这样的清醒:我应该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就像孩子说,你不给我手机,我就不写作业。
这是孩子出的难题,解决方法不是只有按着孩子给的选择走,给和不给都成为难题,而是要跳出来,比如选择:“我不会给你手机,但你依然要写作业”,然后再考虑如何让孩子听从你,这才是掌握主动权的表现。
如何从孩子手中拿回主动权呢?
以逸待劳
爸爸妈妈总是替孩子着急,有所求,而孩子不为所动,才会自己着急上火,人困马乏,浪费很多精力。动的越多,失误也就越多,被孩子拿捏到的就越多,妈妈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孩子就能拿不吃饭来要挟,妈妈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就能拿不写作业来威胁……
孩子以逸待劳,精力充沛,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正确的做法是让“皇帝自己着急”,让孩子动起来,因为本来行动的主体就是孩子自己。
不要太着急,当孩子有想要的东西,他就会自己来找你。
俞敏洪讲过自己和孩子的一件事。
有一次孩子想买一个平板电脑,一问价钱4000多,孩子说爸爸你给我买一个吧。
俞敏洪先教育孩子,你知道4000多意味着什么吗?保姆每天过来我们家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一个月也就4000块钱工资。
孩子说那我不买了。
俞敏洪没有动。过了几天孩子又过来:“我还是想要那个平板电脑。”
于是俞敏洪就跟孩子说,你要看够一摞这么厚的书,爸爸才会给你买,于是孩子开始去看书。
所以说,想要引导孩子的行为,重点是激发起孩子的动力,让孩子主动行动。
欲擒故纵
还有一招叫做欲擒故纵,先纵容,再擒住,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比如孩子不吃饭,妈妈会担心孩子饿着,然后怎么说孩子都不听,你很恼火。
但还有一个方式就是,不去管他,等孩子饿了就明白了。
有的孩子喜欢玩儿游戏,就有家长真的让孩子每天玩儿,玩儿一个月,玩儿到自己觉得空虚,觉得无聊,从此孩子就戒了。
当然,欲擒故纵实施过程要注意技巧。比如让孩子尽情玩儿游戏,要提前约定一个周期,比如一个月,提前约定只能待在房间,除了吃饭什么都不要给。(此法要慎用)
二、找到突破点
引导孩子行为,找到突破点很重要。孩子最关心什么,孩子需要依赖什么,这些就是突破点。
比如孩子喜欢小动物,可以利用孩子想养小动物这件事来引导孩子。
董洁曾带着儿子顶顶参加综艺节目,顶顶表现出来的确实是不好管,不听妈妈的话,家里还有姥姥姥爷宠爱,很难办。
顶顶想养一只小狗,董洁就和儿子约定,既然是你想养,那你就要负责照顾他,不能中途放弃,每天要帮他清理便便,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釜底抽薪
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说到底是一种权利关系。父母有养育孩子的义务,同时也就有管孩子的权利。孩子以后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的教育和培养,父母为孩子以后的人生负责,同时也就具有在小时候对孩子的管理权。
当然,这样冷酷的和孩子讲权利关系时不妥的,但是可以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你的好,都是因为爱你,如果爸爸妈妈不管你,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想学习就不学,你就成了没有人管的小孩儿了,你真的想这样吗?
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较量,其实是难以说清楚输赢的,孩子“输了”,放下手机开始看书,难道不也是赢了吗。
管孩子,其实还有很多办法,很多思路,不仅有妥协和打骂这两种极端。和孩子谈判,“利诱威逼”,声东击西,瞒天过海,都是方法。实在不行还有苦肉计,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为他的付出,他就能能明白父母的苦心了,说不定开头提到的这位要跳楼的妈妈,除了一时激动,也有将计就计使出苦肉计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