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养育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可谓是“耗资巨大”。当孩子还是躺在襁褓、婴儿床上的小宝宝时还算好,可当他们慢慢成长有了自己的意识以后,需求就越来越多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
可为什么总是家长花了钱,孩子仍然感觉不快乐了呢?
某天,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来店里买书包。从她们的对话中了解到,原来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妈妈答应要给她买一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
小女孩指指店里的一个粉红色的书包,表示想要这个。
妈妈看了看:这个书包可不好,花里胡哨的还容易脏,谁有那么多功夫给你洗啊。说完,拿起同款黑色书包:这个挺不错的,耐脏也不容易坏,我看就它吧。
小女孩:我不要黑色的,就想要这个粉色的,声音有点呜咽。
妈妈有些生气: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不听话?再这样不给你买礼物了!
小女孩眼中含泪,说:妈妈,我不买书包了,不要礼物了,你别发火。
妈妈一边嗔怪女儿不懂事,一边结账买下了黑色书包,那一刻小女孩眼中留下一颗一颗的泪水。妈妈把包塞进她怀里,大声质问她:“这孩子真不叫人省心,礼物都给你买了,怎么还哭呢?”。
我想原因在于妈妈的重点是花钱,她以为花了钱孩子就快乐了。但是女儿在意的其实并不是花钱,而是粉色。于是便导致了妈妈确实花了钱,但女儿却仍然感觉不到快乐。
我们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以“爱”之名限制孩子的喜欢,以父母的权威来压抑孩子的需求,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快乐起来吗?
希望父母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别总是一厢情愿认为自己的决定才是对了,留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
控制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他们不相信孩子有能力亲自动手清洗书包,整理衣物,规划学习,选择朋友……
于是将这些事情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只要孩子有点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做选择,就将“真不懂事”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甚至有些父母还会把“我们赚钱辛苦”的部分作为后续,用“愧疚感”绑架孩子。
同等价位物品,更何况是反正都要给孩子买的东西,把选择权留给他又有何妨?孩子既然想要粉色,家长为什么非要进行没必要的克制?很多东西在大人看来没用(实用就行),在孩子们的小小世界中是极其重要的(粉色)。
要知道,小时候想要却没得到的东西,即便将来长大有了能力可以自己买的时候,也买不到当初渴望的那种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