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听话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变得很叛逆,不论你说什么,他都说“不”。而且,还会和你讨价还价。
硕硕就是这样。
在门口玩时,看到别人吃冰棒,他便跑回家翻冰箱。结果,刚把冰棒拿出来,就被妈妈阻止了:“快放下,不能吃!”
看到硕硕很不服气,妈妈好言相劝:“乖,听话,你拉肚子还没好,吃了又得去医院。”
硕硕倔强地说:“不,我好了,就要吃!”说完,就要撕开包装袋。
妈妈一看,一把抢过冰棒,又把他打了一顿,他才安静下来。
孩子突然变得不可理喻,难以沟通,这让很多家长都措手不及,也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真是越大越难管,越大越难沟通了。
其实,不是孩子大了难管,而是家长的认知水平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速度。既不了解孩子,也不懂沟通技巧,又怎么有能力对抗叛逆的孩子呢?
孩子说“不”,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标志,是好事。我们只需升级沟通技巧,在孩子不听话时,用谈判技巧与其沟通,就有可能破局。
谈判?是的,你没有看错,是谈判。
提到谈判,大家能想到的画面,大概是一群商界人士人围坐在一起商讨问题,或者是一群政界要员在一起针锋相对。
其实,这只是谈判的一种形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判也无处不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和家人商量事情,都是一场场小型的谈判。
通俗地说,谈判就是通过有效沟通,找到一个能让大家双赢的平衡点,所以,特别适用于亲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谈判?
不用我们自己去摸索方法,教育专家和谈判专家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的实战技巧。
尤其是谈判专家,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谈判实战,进行谈判技巧的刻意练习,方法也更具实用性。
下面是几个经过实战验证的谈判技巧,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给孩子“选择感”,让他觉得是自己在做主
注意,这里“觉得”两个字是重点。“觉得”是指一种感觉,也就是说,不必把选择权真的交给孩子,让他觉得自己在做主就行。
谁都不喜欢强迫。一旦孩子认为,他对一件事情有选择权,即使选项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也会愿意配合。
比如:
孩子抱着手机不放手,你想让他出去活动一下。
你可以问他:“你想去游乐场玩,还是去篮球场玩呢?”就比你直接命令他放下手机的效果好。
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磨叽,你想让他走快点。
你可以对他说:“咱们回到家,你就可以看动画片了,你想看什么动画片呢?”你没催他,他也会加快速度了。
选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种自己可以选择的感觉,就是那种可以当家作主的感觉,这可以激发孩子的行动力。
方法二:家长控制好最终结果,只让孩子进行局部选择
让孩子进行选择,是给孩子局部的选择权。也就是说,当你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你不会把“做,还是不做”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而是让孩子选择具体的做事方式。
比如,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如果你给他的选择是——你想不想写作业?那你的问题就错了!如果孩子说“不想写”,你要怎么接话?
所以,你可以问孩子:“你想先写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或者问他:“写完作业以后,你想看动画片,还是出去玩?”
哪怕孩子回答“先写英语作业”,或者回答“想玩一会儿手机”,都没关系,反正你让他写作业的目的达到了。
所以,问题的重点在于,结果都已经定了,不可选择。但是对于做事的方式、顺序等,孩子可以有选择权。
方法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聚焦在结果上
很多家长会发现,即使给了孩子选择权,谈判依然会陷入僵局,因为孩子会断然拒绝你的提议,根本不中招。
这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结果上了,而家长的选项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就导致谈判失败。
所以,这时要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开来,甚至可以让他自己提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选项,只要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就行。
比如,你希望孩子养成从小做家务的习惯,所以想将饭后洗碗的工作交给他做。但是,孩子并不想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奖励转移他的注意力。
你可以问他:“如果你连续洗碗一周,你可以选择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到时候你想做点什么呢?”
这样一问,孩子就会把真正的诉求说出来。
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也为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主动选择洗碗,谈判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要说的是,谈判一定要避免权力之争,而是要在我们希望的结果与孩子的真正诉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当孩子的需求在谈判中得到满足时,他也愿意配合,这种结果永远比强迫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