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除了依靠真诚和友善,更重要的是来自语言的能力,即沟通。许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能有很好立足地,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就促使着家长给孩子早早的物色好高质量的早教、幼儿园、学校,课外还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学习班。
为了能让孩子变得优秀,这些都是需要花费重金的教育,家长就算再心疼也要给孩子安排。当然,这是家长的选择,谁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家长们在注重孩子学习这件事上,也请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沟通教育。因为,要在一个环境中生存和学习,沟通必不可少,而沟通最有效的教育,是来自于家长每天和孩子的对话和方式,良好的沟通不仅能让孩子性格开朗,还会提高智商。早在95年,美国科学家就做了一项关于亲子沟通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亲子对话沟通对话越多的孩子,会相对更聪明。
对于“说话”问题,有一些家长很疑惑:自己明明经常和孩子说话,但是孩子似乎并不是很想对话,也没有感觉孩子在说话上有什么变化。有点家长甚至担心,2岁的孩子都还没能完整说出一句话,是不是孩子不会说话呢。其实这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只是家长没能和孩子建立起有效沟通。怎么样才是有效沟通呢?
一、多说话≠什么都说
有的宝妈会对孩子说很多话,什么都会说,从蓝天白云说到花草树木,其实这是可以的,但是这种说话的方式仅限于婴儿时期0-2岁,并且我们鼓励从宝宝孩子妈妈肚子里开始,妈妈就可以对孩子多说话。婴儿时期怎么跟孩子对话呢?婴儿喜欢妈妈的轻声细语,因为在TA们孩子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就会特别温柔。
这个时候,从简单的称呼,妈妈、爸爸开始,妈~妈~、爸~爸~宝妈应该注意放慢语速,嘴形稍微夸大些,给孩子感受到这个音节,因为婴儿还不能迅速对话语做出反应,所以音节适当拖长也是可以的,还可以多说写叠字,拍手手,跳高高这样的词语,会令宝宝有新鲜感。这个阶段可以重复的描述一件事情,例如晚安,可以每天睡觉的时候都对宝宝说,我们关灯了,要睡觉了,晚安哦!
但是到了孩子2岁以后,说话的技巧就要有所改变了,尽量不要说叠字了,因为长期的叠字会使孩子说话变得不够果断。可以注重于细节的描述,语速放平稳,例如,苹果,红色的苹果;橙子,橙色的橙子。其实,虽然孩子不一定能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长期听大量词汇,会使孩子的大脑对词语有记忆,等到TA能说话的时候,词汇量就很重要了。
二、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事情开始
要怎么样对话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呢?你正和孩子说着话呢,可孩子都不听,自己做自己的事,自顾自的玩耍,家长自言自语实在很是可(蠢)爱(萌),要不就是你问TA一句,TA答一句,然后就没然后了。别着急,那是因为语句太单调,没能吸引住宝宝呢。那么怎么样才是孩子感兴趣的事啊?其实生活中宝宝做的事都是TA感兴趣的事。比如孩子拿着许多东西在玩,你可以问宝宝这个是什么?它用来做什么的?也可以演示给孩子看怎么用,有什么用。这样不仅能吸引孩子,还能起到引导和思考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孩子怎么样表达,提高对话和沟通的质量。
三、善于利用书本或任意场景
善于利用书本,就是看书,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绘本都是内容丰富且颜色鲜艳,家长可以利用书本中的内容进行对话沟通。不要按照文字阅读,要适当的给孩子留一点想象的空间,例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问孩子,“兔子怎么躺下了?”,我们不用太较真孩子的答案是什么,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样反而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如果是在户外,更有利于孩子接收新鲜事物。
对话沟通没有特定的语言,但是语言一定要精准,家长除了引导孩子多说话,还要令TA感受到语言是表达方式,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家长切记,不要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以免影响孩子日后的社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