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天天喊着“心好累”,甚至出现不想上班的情绪,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疲劳的表现,可能会导致焦虑及抑郁。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打工人”最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布的数据,职场抑郁症患者达2.2%~4.8%;易普斯调查显示,4.57%员工为高抑郁症倾向,而在“中国员工心理健康数据库”中,3.3%的员工表示总是焦虑,13.6%经常焦虑。
焦虑及抑郁可造成患者精神痛苦,伴发多种躯体疾病,注意力、工作记忆力、执行功能受损。但是因为病耻感和精神卫生知识的匮乏,就诊率低,或者误去非精神专科科室,耽搁了治疗。有研究表示,美国基层医疗机构中,50%的抑郁症被漏诊。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在2017年年初国家卫健委等22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已是大势所趋。克服心理焦虑和抑郁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外,其实也能进行自我调节,让身心轻松。
企业该如何做?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要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公众号等载体开展广泛宣传,普及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职工人文关怀,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
各基层工会主席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职工进行人文关怀,对在思想认识、行为表现上存在问题的职工做好心理疏导、解疑释惑,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三是要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职工心理调节能力。
各基层工会要积极参与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和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使职工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得到放松,缓解精神压力,使工会成为职工心里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