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

双减之后,想要孩子出类拔萃,需要父母做到“三不惯两不管”。

对孩子而言,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是永不过时的定律。

作者 | 卡卡辛

史上最严格的“双减”政策落实后,作业少了,补课班不上了……

一系列的措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在这些变化之下,父母好像也能轻松一些。

但其实恰恰相反,“双减”之后,父母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孩子从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减负减出来的,其实需要父母来补上。

好的教育,永远需要父母的奋力托举。

我很认同一个说法:

“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

想要孩子在“双减”后脱颖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三不惯、两不管”。

孩子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

三不惯

1. 孩子沉迷手机,不惯

“双减”政策出台后,“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定也来了。

最核心的一点是:未成年人一周最多只能玩3小时游戏,并且还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但这真的能阻止孩子玩游戏吗?

前几天, 腾讯做了一项关于“双减之后,孩子们放学都干啥”的调查,在接近2万人参与的投票中, “在家闲着玩手机”的人数比例高达32.4%。

“双减”之后,如果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安排,很多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原本朝气蓬勃的孩子,一旦被手机中的精彩所蛊惑,最先毁掉的就是身体健康,视力下降、颈椎病、肥胖、免疫功能失调等问题屡见不鲜。

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加持,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注定要受到限制。

特别是在中考体育分值逐年增加的大环境下,一个天天抱着手机、缺乏运动的孩子,将来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我们常说: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而毁掉孩子成绩最快速的办法,就是放任他在手机的世界中沉沦。

国外曾经发起一项调研,通过对比100个孩子对手机依赖的程度,发现:

10年后沉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个人考上了大学,而另外50个不依赖手机的孩子则全部考上大学,还有很多人获得了奖学金。

学霸和学渣之间,往往就是隔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手机。

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曾说:

“游戏、八卦、直播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难以戒除。”

成年人面对手机的诱惑都尚且难以自控,更不用说自制力差的孩子了。

因此,在“双减”之后,与手机“争夺”孩子这件事,不仅不该放松,而是应该更加迫在眉睫。

2. 孩子拖拉磨蹭,不惯

“双减”政策中对作业量也有了明确要求,其中规定: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很多孩子觉得反正时间多,作业少,可以慢慢写,结果玩着玩着,拖着拖着,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

面对孩子的磨蹭,大多数父母采用了“催”这个简单直接的办法。

但催促,也许短时间内有效,却容易让孩子形成对催促的依赖,就像心理学家Erica Reischer说的: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学习怎么为自己负责,也没有机会练习一些诸如时间管理、自我约束这样的重要生活技能,那么长久下去就会失去对自我的掌控能力。

不仅影响学习,对未来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过度的催促,也会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是催不快的,他们拖拉磨蹭,大多数的病根其实都是缺乏时间规划能力。

真正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对时间的管理。

还记得清华学霸那张学习计划表吗?

从早上6点40分到凌晨1点睡觉,中间的时间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同样24小时,学霸可以高效利用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时间观念差的孩子只能不停处于“赶工”状态。

是否擅长时间管理,与孩子的成绩息息相关。

正如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曾说:时间管理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决定学习成绩。

拖拉磨蹭,看似是小毛病,不仅与孩子的学业密切相关,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与社交。

因此,父母在“双减”后,对于拖拉磨蹭的毛病不仅不能纵容,反而可以趁着作业量减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时间的管理。

3. 孩子习惯不好,不惯

“双减”对于降低学习压力,也有了明确规定, 比如不能随意增减课时,降低考试压力,不能唯分数论……

孩子松绑了,压力减轻了,人不像之前那样精神紧绷地学习,但很多坏习惯浮现出来:好吃懒做,不爱运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这些坏习惯看似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积累得越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更困难,就越容易拖垮孩子。

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输在学习习惯。

在英国纪录片《交换学校》中,来自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孩子开始为期一周的交换活动。

通过这一周的互换生活,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之所以在未来会有不同的发展,除了出身背景的差别,最大不同就是学习习惯。

在公立学校的孩子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后,回到家无所事事,靠睡觉打游戏打发时间。

而来自私校的学生,学生每天六点半起床,下午五点放学之后,会参加各种兴趣活动,或是在图书馆学习。

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也注定了这些孩子未来的走向会全然相反。

就像其中一个来自公校的孩子说的,他的命运大概率是“一事无成”。

一个没有好习惯的孩子,会败给自己内心的欲望,最终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而习惯好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浪费一点时间,内驱力也更足。

哪有什么天生学霸,不过是好习惯的厚积薄发。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孩子3~12岁之间,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不重视,未来再去纠正为时已晚。

“双减”后, 父母更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孩子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

两不管

1.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不管

“双减”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关停。

原本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着,下课在培训班有辅导老师带着学习,回到家还有父母的监督,现在课外补习没了,也意味着孩子自主的时间更多了。

比起过去的“包教包会”一站式安排学习,如果孩子的独立性不强,不会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那么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那些有远见的父母,早早就开始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了。

浙江女孩邵奕佳,高考719分,为了圆心中的北大梦,霸气地拒绝了清华的录取。

对于女儿的选择,父母表示完全支持,因为在他们眼中“女儿从小就很独立,什么事都不用家里操心。”

从小,父母就要求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她的独立性。

正是父母的尊重与放手让她提高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

“当父母为孩子做太多时,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

看不得孩子受任何苦,只要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马上冲上前去帮他们解决得明明白白,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

拥抱太紧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种隐秘的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权利,他的人生应该自己走,父母不能代替。

父母越早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

2. 孩子能承受的困难不管

“双减”增加了课外延时服务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如果孩子参加课外延时服务,他在学校待的时间将超过10个小时。

孩子自己在学校里面,也许会碰上之前没有遇过的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这个时候看的就是孩子之间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别。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年龄小,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开始大包大揽,替孩子做决定,帮助他们排除一切障碍。

然而这种做法是在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退化。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但成长恰恰发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就像邓亚萍在谈到自己的育儿经时说,“并非所有的压力都可以躲避,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如果躲着不解决,问题永远还在那里。”

让孩子直面困难,就像是在身体上埋下一颗种子,当未来他们遇到困难时,先想到的不是去回头看看爸爸妈妈,而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之前,网上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火了。

妈妈提出的9条规定,其实目的都是一个:“遇到问题,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

在条约正式实施后,孩子果然喊妈的次数少了很多,习惯了自己起床洗漱,给自己盛饭,下楼玩的时候会记得背着水壶和防蚊液。

爱孩子不是要做一对“铲雪车”父母为孩子铲平一切障碍,而是放手让他们独自去体验。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很多。

给予信任,学会放手,他们的步伐才更加坚定,沉稳。

孩子如何养成自律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

唐江澎校长曾说: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优雅生活者,责任承担者,和问题解决者。”

独立健全的人格、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善于解决困难的能力,这些终将成为孩子的底层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披荆斩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上午8:54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上午9:00

相关推荐

  • 治疗网瘾的方法网瘾该怎么办

    治疗网瘾的方法 网瘾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个人的情绪、行为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治疗网瘾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28日
  • 治疗网瘾的方法怎么防止孩子玩手机

    治疗网瘾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防止孩子玩手机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孩子玩手机过多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孩子玩手机。 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1日
  • 嗯是你的孩子不听话一个_

    嗯是你的孩子不听话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现在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再过了十八岁,就进入了一个青少年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在成长,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趋近于成人水平,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要…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2日
  • 治疗网瘾的方法如何不让孩子玩游戏

    治疗网瘾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游戏,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瘾”。网瘾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和社交能力。因此,家长应该采取措施来治…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8日
  • 11岁女孩叛逆期怎么办_

    11岁女孩叛逆期怎么办 13岁的小辉与小辉不是两个人,尤其是小辉的妈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辉变得越来越叛逆了。 从初二开始,小辉就开始不听话,叛逆越来越厉害,小辉的妈妈为他放…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3日
  • 父母没有精神病为什么孩子有

    父母没有精神病,为什么孩子有为? 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人认为精神病是一种遗传疾病,只有父母患有精神病,孩子才会也患上这种疾病。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即使父母没有精神病,他…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12日
  • 怎样限制孩子玩游戏9岁孩子玩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玩手机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可能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29日
  • 不听话孩子教育的书籍

    不听话孩子教育的书籍 父母爱的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如何和孩子沟通 不听话孩子教育的书 1.生活中的许多小的真实事…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4日
  • 孩子越温柔越不听话

    孩子越温柔越不听话? “妈妈,这个作业,让我做吧!”孩子的语气十分有“安抚”的意思。 那位母亲怎么做的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30日
  • 不听话的孩子妈妈

    不听话的孩子妈妈只好一个人偷偷留在家。 一年级下学期,一个女儿的班主任来家里打电话,告状说让她把孩子的座位让给辅导员。当时她听到消息后如晴天霹雳,不仅当场找到了辅导员,也让辅导员赶…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