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没有发现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中总是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不好的习惯,例如书写质量太差、答题不规范、计算总出错、错别字或者说涂改太多、审题仔细……
这些看似不大甚至也不难改的问题在日常尤其是在每次考完试之后因此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之后,往往都会成为父母、老师重点强调的问题。
“方法”不总是有用的
很多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是能够通过它们把自身的问题解决了,但更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有一套自己的理由(借口),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要求,一些问题总是很难被解决掉。
其实从“技术”层面分析,上述的问题在理论上都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例如计算总是出错,那么就在日常加强计算的练习,答题不规范就从日常的作业、练习改正等等。
可以说几乎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找到多种方法尝试解决,但现实往往却是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总是非常顽固,道理讲了无数遍甚至为此还惩罚了很多次也不见孩子能改正。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呢?
为什么很多方法明明都是学霸家长、老师提出的肯定是有效的方法,我们却无法让孩子完全接受并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呢?
从“审题不仔细”说起
我想这里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太想解决的是“问题”,而忽略了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额外收获什么、改变什么。
今天一位家长问我“孩子审题总是不仔细怎么办?”,我这里就借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希望看完本文之后,家长们能从中获得一些解决孩子一些总也改不掉的习惯的方法、启示。
这个问题说实话应该是大部分孩子可能都或多或少存在的,而且你会发现往往一些很聪明的孩子也会有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去从“技术”角度即用什么方法直接或者间接让孩子被改变、被训练,并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例如解决孩子审题不仔细的问题,从具体“方法”讲我认为无外乎围绕着“坐得住”“耐得住性子”“规范性审题”“理解应试需要”等等几个方面去进行要求,然后配合“奖惩”让孩子养成好的审题习惯。
通常这样做对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例如“审题仔细”我们可以要求孩子通过“指读法”“反复审题”等解决孩子的这个审题的问题。
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往往很难见效,甚至父母要求得过多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明明就是好方法,但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不好用了呢,是孩子“态度”出现问题了吗?
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先天(基因)以及后天环境长期影响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导致的。换句话说孩子落实不好这些方法的这种表现往往不仅仅只是“态度”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性格”“心理”问题。
如果我们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解决这类问题只是依赖或过于依赖“方法”“要求”就肯定是不够的。
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提出一些违背孩子心理、性格特点的要求或惩罚。
往严重了说,这样做还有可能存在“压制”孩子本性的问题,甚至如果家长诸事都是如此,孩子的心理也会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反应也说不定。
所以既然我们相信这事儿会跟孩子的心理有关系,那么解决的办法就应该是做一些心理上的引导。
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心理引导+方法+奖惩(它也会跟心理影响有关系)这种“三合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技术解决”到“心理解决”
我认为这事儿想要更容易解决,恐怕还是得从“内驱力”入手,家长要结合孩子的特点,结合一些理论在生活中给孩子一些引导。
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还有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甚至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同一性)、阿德勒的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等等。
在解决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无论是不是学习上的)时,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孩子的任何行为背后通常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是来自于外部,而孩子会因为这些“原因”影响他们的“动机”。
放在今天我们要说的“审题不仔细”的问题上,家长最希望达成的目标肯定是孩子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做到“认真仔细审/做题”。
那么从心理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认同“仔细审/做题”的意义和影响。
然后把这个事情和孩子的“学习目标”“个人想法”“个人感受”等结合起来,让孩子相信只要他能够仔细审/做题就能够帮助他达成他想要达成的目标,例如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认可等等。
当孩子觉得做一件事情对他是有积极意义、有助于达成他所期待的目标,并且相信自己是完全能够做成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愿意主动去做这些事情的。
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比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会主动克服一些自己不适应的习惯、阻力去做积极的改变。
为什么考不出真实水平?
关于这点是需要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引导的,我这里有一个跟这个“审题”类似的案例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有个孩子他的阅读量很大、文学素养很高、文笔也非常棒,单说“能力”孩子是没问题的,但在语文考试中的阅读、作文上失分却很多,就是考不出高分来
对此孩子很苦恼家长、老师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收效都不是很大。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根源问题不在于孩子的能力上,也不在于孩子没有“动机”,而是孩子在心理上没有迈过一道坎——孩子在答题这件事情上比较遵循的是自己的内心、认识,却忽视了考试本身其实也是“应试能力”的考察。
而“应试”我们都知道是有相应的评分标准的,而偏偏孩子对相关的要求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
这点其实当初上小学时我就有类似的体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很不懂“中心思想”为什么还会有标准答案,为什么我的感受、总结就是错的?
你可以说这是“方法”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对某件事情的认知和事情本身的规律出现了矛盾的问题。
最后孩子想通了这个问题,结果语文成绩直接达到了全校排名前茅的程度。
我们到底该“教育”孩子什么?
那么我们把上面说的这个案例映射到“审题”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可以带给我们如下的启示呢?
1、孩子在学习上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是渴望达成的,对这个目标有比较高的需求、欲望。
2、孩子对“审题”很重要的认识是否存在跟“达成目标”之间的关系、联系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如果孩子没有一个让自己努力的目标,那么别说是“审题”了,包括预习、听课、作业、主动思考等等方方面面他的“上升空间”都是巨大的。
家长这个时候要解决的就不应该仅仅是“审题”这个问题了,因为很可能你费劲“按下葫芦”,最终却又“浮起瓢”。
我们常常要提的“内驱力”的前提首先就得是孩子得对学习有“需要”,他们得想学、愿意学,得想去达成某个程度的目标才行。
否则面对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你跟他讲再多的厉害往往也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因此看似只是一个“审题”的小事儿,背后其实却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深度思考,而如果我们能够把问题上升到这个层面来解决,那么是不是我们其实解决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了。
孩子在学习上总会有各种各样不够好的甚至是可以被称之为是“坏习惯”的习惯,如果我们发现怎么说孩子也改不了,可能真的是我们太依赖“方法”,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所以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问题的解决”,您觉得这样说是否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