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宋宰相(参知政事),王安石曾经主持领导了王安石变法,这在史书上是大书特书的。王安石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都是他留给后世的经典文章。而在诗词方面他也写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首古诗,就是他写给邻居的一首诗,其中田园风光的描绘极富诗情画意,当年高中时代我们曾学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唐诗古诗的题目就是《书湖阴先生壁》,看内容就是一首充满农家生活情调的平和之作。从王安石曾经参与改革这样的经历说起,说明诗人内心定然是壮怀激烈,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不过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浪之后,回归田园的他开始重新面对内心的平静。
在他的诗歌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得到类似王维隐居山间的那份恬淡心态。诗佛王维写出那些经典的诗歌,很多都是因为禅理,来自于他对于佛学的感悟。但是年老隐居江宁的宰相王安石写出这样平静而又诗情画意的诗篇,则基本上来自这一片美丽山水的独特馈赠。
?前两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邻居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是非常的高雅。表面上如此写,但实际上也隐含了王安石本身追求的高洁品格。能与这样的一个邻居为邻,说明王安石和他有着共同的志向追求。
虽然庭院是一家茅舍,但是由于经常打扫,经常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再看整个院子的布局,花木成畦都收拾得非常规整,显示主人非常勤劳,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前两句写庭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后两句更是突出此地的山水美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因为他的邻居有如此高雅的品格,庭院收拾得如此的干净,以至于此地的山水也都动了感情。“一水”将他所栽种的植物绕起来,所谓“护田”;而且青山也能够送青来,所有的景色都能够在庭院当中映入眼帘,表现出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绪。
后人之所以对于这首古诗有极高的评价,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采用了映衬的写作手法。前两句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而后面环境的美则是鬼斧神工的天然手笔。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能够在湖阴先生家的庭院当中完美融合起来。如此惬意的生活情趣,如何不让人心生向往?
?单纯看这首古诗,我们还以为诗人是一个纵情山水的游客。但是当我们知道作者是王安石之后才会感知到,这个曾经牵动着一个大国未来走向的宰相,心中却也能够有如此的诗情画意,实在是难得。
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是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他的心中,也并未觉得太过遗憾。更何况年老之时又如此山清水秀又如此高雅之人一同感受,其中之乐,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