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现在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孩子不想听就甩门而去,都是因为父母与孩子沟通不畅造成的。
亲子关系糟糕,大部分都是父母不会沟通导致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反思自己。这才是亲子关系缓和的开始。
父母之所以与孩子沟通不畅,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第一种原因:不对等的关系
父母认为自己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听从、依附的关系,“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必须听我的。”或“你还小,懂啥,让你干啥你干啥。”“我是你亲爹(亲妈)还能害你不成?”等等所谓的 “都是为孩子好”。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给予孩子的,孩子未必喜欢你。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如何孩子任由父母安排或“摆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无法“断奶”,成为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男孩容易成为“宝妈男”,女孩容易成为“啃老族”。
父母与孩子不对等的关系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控制,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依赖。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不是孩子独自不能把事情办好,而是父母对他们不放手,不让孩子摆脱他们的掌控。因此,宗庆山老师写了一本名为《断乳》的书,书中的观点是:父母与孩子必须双向断乳,亲子关系才能正常化。
第二种原因:负面情绪转移
很多父母都会故意找孩子的“茬”。明明是自己在单位受气了,回到家负面情绪还没有消化,就会看啥啥不顺眼。检查孩子作业时,其实孩子的作业比昨天做的好,忍不住对孩子一顿乱批,搞的孩子既害怕又迷茫,孩子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所以有一种说法:妈妈的好情绪是一个家的定海神针。
智慧的妈妈懂得把坏情绪留在门外,把爱带回家。
第三种原因:对孩子期望过高
有些父母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考上名校,混得比自己强,同时为自己挣面子。
父母这样想的同时,就会对孩子充满期待,当孩子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内心就会很焦虑。
在这种焦虑的驱使下,父母的眼中只有孩子的缺点,很少有孩子的优点。即使孩子做的好,父母认为孩子还应该做的更好。
孩子在父母不断给自己施压下,倔强一些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叛逆;内向一些的孩子就会变得自闭,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
要想拥有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主动权在父母,不在孩子。
跟孩子沟通好,是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的前提。那么,如何与孩子做好沟通呢?
【1】理性的、平和的个人情绪至关重要。
人都是情绪性的动物,但能控制情绪是一个人应有的教养。
一个家里,如果爸爸或妈妈情绪不稳定,孩子内心很紧张。即使孩子听你的话,也是忌惮于你是“河东狮吼”或者“虎爸虎妈”。
这种因害怕或恐惧导致的听话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伤害。孩子小的时候很有效,等孩子上了中学以后,有了反抗意识,就会跟你对着干。
环境培养人。凡是那些知书达理的孩子,父母肯定是有教养的人;而那些胡搅蛮缠的孩子背后,也一定有素质有待提高的父母。
因此,与孩子建立沟通关系,父母的好情绪是基础。在家人和孩子面前发脾气的人都是最没出息的人。
【2】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
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孩子越大越不听话!”
孩子不听你的话,是因为他不信任你。一旦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想再建立起来,不容易。那么,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呢?
第一条,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可以表现在这几种情景中。和孩子沟通要付下身与孩子平视,不要居高临下;协助孩子默写作业,不要一边看手机一边给他挑单词;不要把孩子关在书房写作业,自己在客厅里看电视等等。
第二条,理解孩子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受了欺负,哭着回家跟父母倾诉时,父母不应该指责:“哭啥哭,没出息!为啥别人老欺负你?你就不能跟他打!”父母这样指责孩子,孩子更委屈,还会更害怕。
正确的做法是: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替他擦掉眼泪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宝贝,让你受这么大的委屈?”这样说跟孩子达到了很好的共情。孩子就会想:妈妈是理解我的,知道我受委屈了。他的坏情绪一下子就释放了一半。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理解,仅此而已。
【3】沟通要适度,太频繁反而效果不明显
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度,和孩子沟通也一样。
如果大事小事都和孩子一本正经的沟通,也会干扰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做一个有耐心的观察员。不要急着与孩子沟通,因为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沟通太频繁就成了控制。
孩子一旦感觉父母是在控制他,就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糟糕。
心灵感悟:
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做好沟通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重温纪伯伦的经典名言: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他们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