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已经很喜欢聊天了,虽然他讲的话题不会像几年以后那么生动而吸引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很愉快地跟这个阶段的孩子谈话。
1. 如果他不喜欢,尽量少带他上街或者去别人家
如果你带孩子出门或者去别人家的时候,他总是很淘气而且不安分,那你最好避免带他上街或者做客。因为跟四岁大的孩子相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留在家里更好一些。
2. 制订一个严密的计划
如果你以前没有管教小孩的经验,启加家庭教育建议你还是做一个严密周详的计划比较好。这样等出现状况的时候,不至于让你手忙脚乱。要知道,在教育孩子上,“临时抱佛脚”可不是一种好方法。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把她的父母折腾得很是头疼。她每天都很早起床,并且要求大人一定得陪她玩耍。她的爸妈无奈之余想出来一个应对的方法,他们每天都会提前放点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在女儿的床边,如果她可以自己玩一会儿而不是去打扰父母休息,那第二天就会获得更多的奖励。
自从有了这个点子,小女孩的父母终于不再那样心力交瘁了。有意思的是,过来一段时期之后,小姑娘主动要求爸爸妈妈不要总是每天早上都给她葡萄干和饼干了,她想要点别的食物。
3. 学会让电视机帮你的忙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忽视电视机的作用。如果对这个“助手”运用得当,可能会达到让你意想不到的目的。
4. 让孩子独立吃饭
如果喂孩子吃饭每天都让你困扰不已,而且又没有人帮你的忙,那你只需要给他准备好食物,就不用再操心了;要不然你盯着他吃饭,可能会被气得半死。
5. 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按照你的意愿穿脱衣服,那么就由他去吧,让他以自己的心思来装扮自己,也许他就想做一个把外套穿在睡衣里面的超人呢。你需要做的,就是在给他穿衣服时跟他聊聊天,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
6. 尽量不要跟孩子发脾气,试着用温柔的态度去引导孩子
我们之前提到过,孩子有他很脆弱的一面。无论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天生就会对很多事物感到害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黑暗、动物和长相有些特殊的人。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这种反应过于敏感,当然也不要逼迫他去面对这些恐惧。
这么大的孩子,还会对不完整、有残缺、有破损的东西感到不安。你常会听到他们说“破了”或者“坏了”。所以“修好”在他们的字典里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为他买玩具时,要选择那些质量好寿命长的。另外,如果玩具坏了,爸爸应该尽快把它修好。
此外,身体上的不健全(比如缠有纱布的手臂)也会对他造成视觉冲击,让他感到害怕。更有甚者,他生日时你把完整的生日蛋糕切开,他都很可能会号啕大哭一场,使生日的欢乐气氛被破坏殆尽。不过,他很快就能破涕为笑,帮你重拾欢乐气氛,这还要归功于他丰富的想象力。当他看着被他咬得千奇百怪的蛋糕的时候,他会想象那是一头大象、一只猴子或者一艘船。
如果这些害怕、恐惧感和不安会让三岁半的孩子很难承受,那你就要用平和的态度来舒缓他的这些情绪。要是他不敢一个人在院子里玩。你可以留下来陪他。要是他不敢一个人走下楼梯,你可以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下。至于那些让他恐惧的事物,你可以借此编首儿歌,用愉快的声音唱给他听。如果他知道还有一个人和他一样感受到不安,他就会放松很多。
到了四岁时,这种情况就会有所好转。他就变得很好强,也不再惧怕什么事物。你应当利用这个时机,鼓励他勇敢起来。
7. 灵活处理孩子在行为上的倒退
很多孩子从两岁半到三岁这段时间里,都会有很多退化行为产生。比如,他们开始怀念自己总在父母怀里的日子,所以常常要大人抱着。因此,有经验的妈妈在带孩子出门时,会推着娃娃车(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十七千克重了,总是抱着会吃不消的)。他很有可能不愿意去坐,不过如果你把他感兴趣的毛绒玩具也放到车上的话,他或许就不会那么抵触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回家的路上,他还可能主动要求和这些玩具一起坐娃娃车呢!
8. 如果他不喜欢走路,就让他在家里玩
孩子在三岁大的时候,可能是最“百毒不侵”的时候,你的威逼利诱对他可是起不到一点儿作用。即使在大街上,只要他不想走了,就绝不会再移动半步。
如果他不喜欢走路,那你最好让他在家里玩,甚至可以带他做一些家务,像打果泥、榨果汁、包饺子、做汤圆这类活动,他既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又能吃到可口的食物,这会令他非常放松而开心的。而且在不久之后,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散步逛街的美好时光。
你要让孩子知道,即使待在家里,也不会过得枯燥无味。你可以唱自己创作的歌谣给他听,告诉他:两岁时,他喜欢在马路沿上行走;三岁时,他留在厨房做妈妈的助手;四岁时,他热衷于去外面玩耍。相信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自己提出要出门逛街、散步了。
当然,一个有经验的妈妈是可以很轻松地处理孩子无理取闹的问题的。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孩子三岁十个月,正是向往奥特曼的年龄。当孩子在路上不肯走的时候,她就给孩子披上一件外套,同时告诉他,家里正放着一包又甜又脆的饼干,等着小怪兽来吃。
9. 让他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
孩子三岁时,肢体协调能力还都没有发展得很好。因此,当你看到孩子的手指还不能自由活动时,你要尽量帮帮他,千万不要拉着他的手强迫他做好。
如果孩子假想自己有个朋友,那你就趁机告诉他,只有自己努力去做,才能成为“朋友”的榜样。有的时候,他也会把自己假想为一只小狗或者小猫,这时你就更得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让这只“小狗”或“小猫”去做那些你想他做而他自己却不乐意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跟宝贝开开小玩笑,比如说洗澡的时候,你就可以说:“喂,小狗狗,请甩甩你头上的水!”或者是:“小猫咪,把你的小爪子给我!”
10. 少用责备、负面的词语和孩子沟通
如果你的孩子在三岁大的时候,还在吃手指头或者抱着小棉被不撒手,你千万不要强迫他改掉这些小毛病,因为这些小毛病可以帮他暂时缓解情绪。
跟孩子两岁时一样,你得想一些管好孩子的技巧。当然,不一定非得板着脸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最理想的状态是,你能运用一些技巧与孩子和平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因此,我们在这里建议你尽量少使用那些责备、负面的字眼,因为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没有面子或者产生尴尬的情绪。你可以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如“可不可以……”“跟我一起……”“我相信你可以……”,等等。这种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做出选择的方法,会让他感到非常欣喜,从而乐意与你配合。
同时,不要被孩子的“我讨厌你”“我爱你”等口头禅影响情绪,即使让他发觉这些话可以瞬间改变你的心情,你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让他得逞。
11. 适度引导他的需要
三岁半的孩子区别于其他年龄段孩子的表现是,他十分鲁莽,有时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经常横冲直撞地搞破坏。这时候,家长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正确引导他的行为。比如要上楼时,你可以对他说:“我们比比看,看谁先到楼上。”
同时,这个“引导”也要掌握在适度的基础上,不然,反效果产生的破坏力常常会让你措手不及。当家长或老师熟悉这一点之后,才能及时引导孩子的行为转移他的注意力。举个例子来说,当老师看到孩子们认认真真搭的积木,要被人破坏掉的时候,就要及时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因为积木垮下来而瞬间产生失落的情绪。
12. 运用技巧转移他的注意力
克林可路博士认为“转移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可以瞬间改变孩子的情绪。如果你死板地跟孩子硬碰硬的话,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之小;相反,如果你知道怎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当你发现孩子有无理取闹的苗头出现时,就要赶紧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比如,讲故事、说笑话、唱首歌、念首诗,甚至拿来好吃的逗逗他,都是不错的方法。但是,有一些脾气非常顽固的孩子,一旦他钻起牛角尖来让你又气又恨时,你索性就严肃地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是有自己忍耐的极限的。”当然,再过半年或一年,孩子的脾气就会好很多。
13. 妈妈离开前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懂得“因材施教”就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对不同的孩子,我们要使用不同的技巧。就个性差异来说,有些孩子脾气相对好一些,能与人相处得很好;但也有一些孩子脾气很差,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吵闹得不可开交。
就拿家长们常常使用的“警告”这一策略来说吧,有些孩子会因为“警告”而事先有了心理准备,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则恰恰相反,“警告”只能使他的情绪更加不稳定,情况更加糟糕。因此,家长事先了解孩子的个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让孩子心理有所准备”,往往会牵涉到另外一件事情。比如,是事先告诉孩子你晚上有饭局,并且很自然地与他道别,然后大大方方走出家门?还是事先不告诉孩子,然后晚上偷偷摸摸地溜出去?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要“让孩子有所心理准备”呢?
实际上,三岁半的孩子是离不开妈妈的,只要他们看到妈妈离开,就会哭闹个不停。当然,每个父母都不愿意被孩子的眼泪所控制。建议,在孩子害怕失去你的这段时间,你还是少出门为好,毕竟这段时期马上就会过去的。
不管怎么样,还是请你记住,时间过得非常快。不管孩子现在多么无理取闹,四岁很快就会到来的。
——摘自于《你的3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