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注意力时间(各年龄段幼儿注意力时间)

经常会听到朋友高频问我孩子专注力的问题,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共读坐不住”:

感觉孩子会爬之后,就越来越坐不住了。

平时到处乱动也就罢了,最苦恼的是,连亲子阅读都大受影响,每次读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也就只专心几秒钟,就爬走了。

真的是特别挫败,孩子以后会不会专注力不好,影响他的发展呢?

本以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但发现孩子上了小学,这个专注力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实质改变:

课堂纪律差,老师说孩子总不专心听,小动作多,回到家写作业也磨蹭,写写走走晃晃,摸这个摸那个的,真的是急死人了。


是啊,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基本上是绝大部分老母亲共同关注的要点。专注力可以帮助孩子排除杂念,高效完成目标。只有足够的专注,才能够有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才有可能获得学业进步和成绩,这些都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我陪两个孩子孵化他们的专注力也花了很多年的事情,可以相当负责任地跟朋友们讲: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并不难实现,孩子认真专心学习的结果,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精心安排。


今天的文章就是来跟大家展开说说,如何孵化孩子的专注力。

#孵化法则1:

理解专注力的科学时长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时,首先犯了一个科学错误,就是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学多长时间才叫“专心”,是没有概念的。比如这类问题,其实都是曲解了孩子的专注力的科学时长:

我家孩子3岁了还坐不住半小时好好看本书,怎么办?

孩子的专注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按研究标准来看的话,孩子的专注力发展是遵循下面这个规律的:

1、在0~1岁的时候,宝宝的专注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分钟,如果有新的刺激,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转移;

2、1~3岁的时候,专注时间在2~8分钟;

3、3~4岁,专注时间可以达到5~8分钟;

4、4~6岁,专注时间可以达到8~15分钟;

5、6岁以上,专注时间可以达到10分钟以上

这里肯定有个体化差异,但能达到上面这个标准,已经表示孩子有足够“专注时间”了,我问过身边很多焦虑的妈妈,发现其实要达到这个标准并不太难,再换个角度想,超过标准时长的专注时长,哪怕多一分钟都是孩子额外努力所得的,这么想是不是轻松点?

知道这个标准,其实是给我们减压。很多妈妈看到孩子读书的时候跑走,其实内心有很多沮丧感,我也有过。

因为朋友们都知道,我家Eric性格风风火火,1、2岁时读书,他顶多能坚持3分钟而已。每当我热情洋溢过去找他看书,却遭到他毫不留恋地半路而逃时,我也会有沮丧,环绕心间,挥散不去。


可是,沮丧归沮丧,我们不能带着恐惧。如果我们无视科学规律,就会认为3岁的孩子如果没办法看半小时书是有问题的。怀着焦虑和灾难化的想法来育儿,给孩子的压力就会更大,孩子就更难孵化出自己的专注力了。

所以,再回到这个法则1,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

#孵化法则2:

3岁前重视亲子陪伴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放在专注力培养领域也是合适的。


怎么理解呢?一个任务如果已经完全被孩子掌握,不费力气就可以完成,孩子的专注力反而不会一直持续。但如果一个任务特别难,难到孩子怎么样都完成不了,他们就会容易放弃,也难以培养专注力了。

?
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特征入手,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接触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合适的。

3岁前,要重视亲子阅读、亲子早教


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培育氛围: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并且具备基本学习技能。

?
正因为学习对孩子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所以亲子阅读的体验开始的越早越好。选择合适小月龄宝宝阅读的,感官体验书、纸板书、大书(即约A4纸大小的书籍),都是比较好的“兴趣”入门。

?
同理,亲子早教也是,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对孩子的专注力同样影响很大。孩子专注力的发展,需要有身体技能的核心支持,就是孩子的肌肉力量是足够的,肌肉的紧张度,是可以支持孩子身体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如果肌肉力量不足,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出现移动、东倒西歪等状况。


所以创造“亲子学习”环境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参与感更直接。正因为孩子肌肉组织能力还不足,所以他需要保持一些细微的“空间”让孩子可以活动,我们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
我录过一个小课程视频,里面是我和哥哥Joshua的亲子阅读,虽然当时哥哥已经3岁多了,视频录制中也一样是会有注意力飘移的情况,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引导思路:


前三年相当于地基,亲子学习氛围越好,孩子的专注力积累值就越高。

#孵化法则3:

3岁后预留“留白时间”


孩子有了亲子陪伴的地基和积累,是不是就一定能拥有足够的专注力呢?

?
答案是否定的。

?
因为有很多家长,茫然失措地发现,孩子根本离不开自己的陪伴。

为什么孩子非得我在身边才能看书,非得粘着我呢?

和我一起看书能看一小时,自己去看只能看5分钟,专注力怎么那么差呢?


这里很大的原因都处在,家长非常用心陪伴,可是却少了给孩子创造足够的“留白时间”,以及没有在孩子学习、阅读的时候,创造出足够的“平行学习时间”。

3岁后:要预留给孩子足够的“留白时间”、“平行学习时间”


孩子很少体验到沉浸式思考的过程,也不大能理解什么叫做“陪伴但不干扰”的状态,就很难在这个阶段孵化出专注力意识

?
什么叫“专注力意识”呢?就是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要安静下来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周围的事儿影响了自己,自己要如何去抗干扰。
我上周发的短视频就是一个小画面:哥哥弟弟两个人一起学习,哥哥上网课,弟弟画画,可是即便网课的声音再大,弟弟也只是偶尔抬头看一下,就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创作里。这是性格非常活泼的Eric,也能做到的专注力。


我们家是非常重视“留白时间”和“平行学习时间”的,我应该是17年就跟大家分享过这两个概念,一晃眼,孩子们也坚持5年了。
就好像我在给孩子的《学习自驱力课》里说的,要相信一件小事坚持下去会产生的极大效应。


留白时间怎么做呢?

1、为孩子每天规划出留白时间,也就是“自己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的时间;

2、与孩子达成默契,当留白时间要开始的时候,孩子就知道要自己去找事情做了;

3、独处不等于打游戏机和开电视;

4、为孩子提供书本、上手的玩具教具等合适孩子探索的材料。


大白话就是,每天划分出一段时间出来,让孩子自己瞎玩。鼓励孩子多多地“自由探索、思考人生”,比如发明自己的游戏、展开想象的翅膀、挑战自己的极限、找到自己的兴趣……

?
任何形式,除去动画片、游戏机和电视,只要你能看到孩子持续专注寻找或体验的状态,就是对的。

?
在留白时间里,如果孩子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或者向你抱怨他很无聊,不妨给一些建议,但是不能因此就做他的玩伴,要让他知道,感到“无聊”是自己的原因,不是因为别人不陪他玩。
从脑神经科学角度,留白时间是人的创造力、自驱力萌发的良好环境。孩子的非社会性活动,包括发呆和探索,都是宝宝发展自己智力和专注力的过程。▼


孩子必须得经历着一个阶段,才能学会独自思考、独立探索。

?
平行学习时间是“留白时间”的拓展。除了孩子的学习状态之外,也把大人的学习状态也纳入进来,在家里营造一种“陪伴但不干扰”的学习状态。

?
你可以直观理解的,如果你把留白时间当成是一个人独处和整理自己的时间段,实际上,我们往往会在留白时间里,跟孩子进行平行活动。

?
比如我家从孩子还小时,就把家里的区域划分为三部分:


这个区域的划分很简单,也就是在留白时间里,大家各做各的,互相陪伴,但不干扰。
大人也不会把这个时间拿来打游戏机或者消遣,而是看书或者工作(我大多是写稿),孩子就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去探索,比如年纪小的弟弟主要是活动量比较大、也比较热闹的游戏,哥哥比弟弟大两岁,就会选择一些作业或者书本等相对安静一些。
这个过程特别孩子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请求,比如弟弟会说妈妈来帮忙啊,哥哥会说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啊。我的解决方案都是“延迟满足”,告诉孩子这个是我们的“平行学习时间”,等时间结束了,我们在一起碰头看看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而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去降低孩子独立探索的难度,比如换弟弟可以独立操作的玩具或教具,减少弟弟求助的状况,给哥哥准备便利贴和不同颜色的笔,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可以直接做备注,最后一起讨论等等。

我的心理预期也不高,我家Eric弟弟这种活泼的性格,最开始也是从3分钟留白时间开始的,然后慢慢到5分钟,再到10分钟,然后是20、30分钟,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达到两、三个小时(一般发生在周末)。


慢慢地,这个区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比如像我们家现在的书房,大人小孩一起平行学习、工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样子的时光真的很美好,我不是孩子的助教和老师,谁也不是谁的监督和指导,我们就是一起陪伴成长的同学,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浩瀚的知识海洋。

是不是有了留白和平行学习时间后,亲子陪伴就不需要了呢?


答案肯定也是否定的。
亲子陪伴、亲子共读,花再多的时间都不嫌少,这两个并不冲突。但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孵化出足够的专注力,那就要在整体的时间规划中把“留白时间”和“平行学习时间”也预留出来。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体验过什么叫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以及陪伴但不干扰的状态,他肯定也没办法提升专注力。而当你观察到孩子的专注力不足时,你更加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的生活做减法,让孩子能空出一部分时间用来思考。


如果没有这种和自己大脑相处的时光,孩子就没办法去打开专注力的大门,这是人的大脑科学发展规律决定的,我们必须得尊重。

写在最后


现在养育信息很多,也很容易让人想当然。可真正科学的教养是保持着敬畏心的。
如果一直背负着焦虑和压力前行,我们就永远都只能盯着失败和风险,这样子的成长之路,是不会靠近幸福的。

?
相信孩子内在的能量本身,是我们每个大人都应该去做,并且需要坚定去做的事情。

?
专注力培养真不难,关键是我们能否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能否参与其中,一起跟孩子把专注的体验做起来。不要孩子学习你玩手机,孩子思考你打电玩,这样子的家庭氛围,孩子也很难体验什么叫“学习时间”。

?
互勉,一起做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大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6日 下午11:28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上午12:18

相关推荐

  • 怎样限制孩子玩游戏怎样不让孩子不玩手机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眼睛疲劳、颈椎病、学习成绩下降等。因此,家长需要合理限制孩子的手机…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28日
  • 父母对孩子的寄语和鼓励

    父母对孩子的寄语和鼓励 亲爱的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拥有你。我爱你…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7日
  • 焦虑的妈妈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焦虑的妈妈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她们扮演着引导和塑造孩子性格的角色。一个焦虑的妈妈会如何影响孩子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

    孩子教育 2023年10月27日
  • 孩子不听话可好

    孩子不听话可好? 自从我成为爸妈后,每天早晨送他上学后,等他放学回家就让他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每天中午都在叫他的名字,他叫也叫不起来。每当我做饭,他也就在旁边喊着,每次都在我这里叫我…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1日
  • 不重视心理健康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不重视心理健康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稳定和健康。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如果孩子…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6日
  • 孩子总是拖消息?开始行动前,不妨去重新理解这4件事

    孩子总是拖消息,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或者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在开始行动前,不妨去重新理解这4件事,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1. 理解什么是拖延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18日
  • 初中孩子成绩直线下降怎么办?

    初中孩子成绩直线下降怎么办? 随着初中学习的深入,孩子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除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之外,成绩直线下降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正在面临这个问题,那么以下是一些…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15日
  • 七岁的孩子沉迷游戏

    七岁的孩子沉迷游戏 七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最为活跃和好奇的阶段,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游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5日
  • 小孩挨打

    小孩挨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的现象。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各种教育和指导,但他们的心灵总是脆弱而敏感的。有时候,由于疏忽或者错误的判断,孩子们可能会遭受到不公正的惩罚,…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1日
  • 孩子成绩没考好怎么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成绩没考好时,家长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但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们可能会感到难过,失望,…

    孩子教育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