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走了之后,不管你多有钱,都要和这五种人搞好关系

01

有一句话说得好:“今日桑榆晚景好,共祈百岁老鸳鸯。”

人老了,身边最好的人,不是儿女,也不是亲戚朋友,而是老伴。

道理大家都明白,都希望能够和老伴一起,慢慢变老,直到哪里都去不了,还能牵手唠嗑,背靠背休息。

可是,现实很残酷,夫妻之中,总有一个人先走。剩下来的那个人,就不得不“孤独终老”,虽然不愁吃不愁穿,手里有钱,回家有房,但是缺少了心灵的寄托。

如果老伴先走一步,你还能指望谁?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你要积极面对,不要回避。

从当下的养老状况来看,不管你多有钱,都要和以下五种人搞好关系。

02

第一,结交邻居、近亲,学会互帮互助。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按理说,你也是长辈了,要受到晚辈们的照顾和尊重。但是大家都很忙,有自己的工作,还不能在同一座城市居住。尊重你,也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拿着礼物来看看你。

大部分的时间,你就在小区里走走。如果家住农村,就是去邻居家,串串门,扯几句。

如果你认真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家谱,就会发现,身边一些邻居,和自己是“远亲”。比方说,你姓刘,那么你的邻居之中,也有人姓刘。按照家谱上的记载,你和他是一脉相承的,辈分上,是可以扯清楚的。

或者从老伴、儿媳、女婿、亲家的家谱中,也能找到一些同宗的远亲。

另外,在离家乡很远的城市里,老乡也可以算是远亲。你还可以主动向邻居攀亲。

出门在外,有了“亲戚”,人际交往就容易一些了,并且大家可以找到聚会的理由。一来二去,互帮互助的养老方式就形成了。

也就是说,不要拒绝和邻居交往,要学会互动交流。留下几张感情牌,在你很老的时候,就用得上。

03

第二,问候老朋友,缓解内心的孤独。

老朋友,不能常常见面,但是能够聊天,可以打个电话,发个微信。

人老了,很多话不便于告诉儿女,不能对儿媳、女婿说,但是可以对朋友说。你的真实想法,也可以通过朋友,拐个弯,传递给儿女。

比方说,有的老人,遇到了黄昏恋,不好意思开口。但是朋友可以帮你。尤其是一些平时有交情的朋友,儿女们都认识。朋友的话,儿女还是会尊重的。

打开话匣子,真情互动,会让老人身心愉悦。不要总是一个人孤独着。虽然,孤独可以享受,但是长时间孤独,就无福消受。

04

第三,善待医护人员,减轻身体的痛苦。

上学时,我们学过“扁鹊蔡桓公”的故事。

扁鹊是一个有名的医生,蔡恒公生病了,但是不愿意听医生的话,导致病入膏肓,没有办法治疗。

是啊,人老了,不愿意见到医生和护士,但是不能不和他们打交道。与其忌讳,不如主动交流。

生病了,不要担心,心态好一些,和医护人员多沟通,按照对应的方法去保养身体。虽然,你不会像年轻小伙子一样,活蹦乱跳,但是你可以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

不要看到医生护士,就立马给脸色看,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应该得到关照。学会互相理解,你对别人的笑容,又会回到自己身上。

05

第四,亲近儿女和孙辈,找到养老的依靠。

我的一个表姐,结婚之后,欠了不少房贷,因此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有一段时间,婆婆主动提出,要帮忙带孙子,表姐身上的压力,顿时就减轻了不少;隔一段时间,孙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是孙子不愿意去表姐所在的城市,因此就在婆婆所在的城市上学。

婆婆的帮忙,让表姐很感动,因此隔三差五会送一些东西给婆婆,一家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老伴过世了,儿女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如果你很固执,宁愿把钱送给外人,也不愿意给儿女,那就会引起家庭矛盾。

另外,你帮助了孙辈,就是变着法子关爱了儿女。一家人,需要规则,但是也要打破规则,以感情为重。

06

第五,体贴身边的保姆,把“他”当成自家人。

在《喻世明言》第三十四卷里,有一个叫李懿的官员,他离开家乡陈州,去杭州赴任。因为家里有财产和土地要管理,妻子和孩子留守,他带着管家王安去杭州。

在杭州期间,李懿多次托付管家,去陈州探望,还让管家带儿子到杭州来小住。

管家充当了一家人的情感联络员,其作用不可小看。

很多老人,在老伴过世之后,会请一个保姆。老人认为,自己家拿了钱给保姆,就应该安排保姆多做事,否则“这钱花得冤枉”。

事实上,保姆的作用,不仅仅是做家务,还可以承担一份感情。你把保姆当家人,保姆把你当亲人。情感是需要互动的。

很多蛮横无理的老人,保姆都不敢上门。就算老人愿意花高价请保姆,也不会如愿。谁都是父母的儿女,谁就天生要受委屈?保姆是一份工作,不是身份卑微的标志。

07

《韩非子》里说:“恃人不如自恃也。”

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样的道理,适合年轻人,不适合老年人。当老人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还一个人独来独往,显然不现实。

人要学会独立,同时要学会“服老”。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谈什么情感。金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买不到真情。

有道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你想要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活得体面一些,就要在自己可以走动的时候,对别人好一些。

人到晚年,仍旧要有远见,不要倚老卖老,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照。

要懂得,没有人应该帮你,帮你都是情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下午7:18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下午7: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