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考试没考好怎么和老师沟通(孩子考试没考好怎么和老师沟通,老师说自找原因)

“孩子的成绩太渣,我都不好意思见老师!“

“孩子又被老师点名了!现在老师就知道在群里逼家长!“

“孩子到家就哭,说是被罚了,是不是老师给我们小鞋穿?“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被老师管得太严,我们这一代家长,许多人跟老师说话都有些“不自然”。要么是难以控制的“服从”,觉得老师说话一定都是权威,不能反驳;要么是毫无理由的叛逆,觉得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师总是找茬儿

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该怎样跟老师沟通。一方面面对孩子学习上的种种问题不知所措,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毫无了解;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跟老师沟通,觉得“没脸提意见”、“怕老师给孩子穿小鞋”。

多数老师欢迎沟通

如果您有这样的“杂念”,必须说您是“想多了”,因为大多数老师是欢迎沟通的。

且不说孩子在学校少点调皮捣蛋可以让老师省心不少,就说孩子的成绩也是跟老师的绩效挂钩的。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够站出来,愿意跟老师一起提升孩子的成绩、纪律,哪个老师不高兴呢?

许多家长都经历过,孩子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学号”的经历,如果您此时感受到了“羞愧”和“愤怒”,既像骂孩子一顿,也想骂老师一顿。您是否想过换个思路,这其实是老师的“求助”?

花了很大的精力,还是有些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老师没法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几个孩子身上,所以希望得到孩子们家长的帮助。

这样的老师,是否特别需要您的沟通,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求助和建议得到重视?

不沟通容易造成老师的忽视

有个朋友做了快十年的老师了,她说开始时,自己在差生身上花了好多时间,但是没有效果。现在,她只关注两种孩子:自己努力的,或者家长配合的。

因为如果孩子、家长都不上心,那么光靠老师,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所以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被老师“放弃”。

其实,许多家长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的,他们只是不知道应该怎样配合,也不知道怎样跟老师沟通。明明每晚在家写作业都是“鸡飞狗跳”,家长焦虑的睡不着觉,老师却可能因为从没跟孩子父母沟通过,而以为家长在“破罐破摔”。

而另一些“中档”水平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多多跟老师沟通。因为老师的关注点常常在前十名和后几名身上,中档的孩子特别容易被忽略,需要靠家长时不时给老师提个醒。

跟老师的沟通这么重要,却总有家长“搞砸了”,不但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让老师连带对孩子都“疙疙瘩瘩”的。还有的老师因为觉得家长“太难搞”,干脆选择对孩子“冷处理”,这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往往比“罚抄、罚站”还严重。

所以,不但要跟老师沟通,还得注重方式方法。

收起你的玻璃心,坦诚面对问题

首先,家长们要放下“面子”,别掩饰、也不必夸大孩子的问题。坦诚的跟老师交流,谈出您的看法。

有位妈妈,孩子“裸上”一年级,拼音、识字、计算全都是“零入学”。进入小学之后,各科成绩都亮了红灯,考试看不懂题,常常只能得十几分。每天晚上妈妈“河东狮吼”,孩子边哭边写,搞到深夜。

 

这位妈妈为了帮儿子跳出恶性循环,做好被老师骂一顿“家长不上心”的准备,决定跟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

这位妈妈找到老师:“彬彬基础比较差,我们家长也挺着急,想听听老师的建议,您看孩子怎么补比较合理?是否能帮孩子定个适合他的学习计划,我们家长一定全力配合。”

没想到老师的回应非常积极,跟这位妈妈一起制定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先开出“减作业”的处方,让妈妈在家里每天让孩子会写两个字,过一个星期再逐渐加量。数学则每天练习几组口算,一组都做对了,就不必做下一组。

在这样的努力下,孩子下一次语文考试得了四十几分,虽然还没及格,老师依然在班里给他发了个“最大进步奖”,这让孩子信心爆棚,每天学习更起劲了。

现在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在八九十分,已经是个优秀的学生了。

多私信,多感谢

深夜,家长看到孩子还在写作业的时候,烦躁、焦虑的情绪常常让他们迁怒到老师身上。早先就曾听说有家长深夜在家长群“发牢骚”指责老师为什么早早睡觉的。

家长的情绪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显然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给孩子带来正面帮助。反而有可能激怒老师,让孩子成了替罪羊。

跟老师沟通,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如果您认同这个原则,在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就应该遵循:多私信、多感谢的原则。

即使老师的做法您不认同,也不必在群里制造“负面舆论”,寻找“围观者”。用私信、电话等方式,跟老师私下沟通,这也表现了对老师的尊重。

 

另外,有时候老师的做法虽然有偏颇之处,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还是要多感谢老师的付出,同时委婉说出自己的看法。

曾有个妈妈说,初二的孩子作业没完成、又跟老师互怼,老师一怒之下不但撕了孩子的作业本,还动手打了孩子一巴掌。

这位妈妈跟老师的沟通就可圈可点,她先感谢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请老师还是要严格要求孩子。然后提出,孩子青春期了,特别要面子,希望老师在方法上有所选择,免得孩子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这么一说,老师面子得到保全,也表达了未来会注意方法的意思。不但如此,对于这个孩子,老师更关注、上心了。

可以强硬,但要保持尊重

当然,有些严肃的问题,是可以跟老师严肃的沟通。比如出现校园霸凌等问题,感觉老师敷衍了事的时候,就应该摆出立场。

小宇在学校成绩一般,自习课上有因为说话被小班长记了名字,不但如此,小班长还用铅笔盒打他的头,以示惩罚。

回到家,爸爸发现小宇的脑袋上起了个包,问明原因后,爸爸私信老师沟通这件事。

谁知道,老师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孩子间闹着玩,没关系。

这让小宇的父亲非常不满,他非常严肃的告诉老师:“无论什么原因,打人是不对的,甚至是犯法的。并不因为孩子是小干部,就可以打人。希望老师能重视起来,了解一下情况。也希望打人的孩子可以道个歉,相信这对小干部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这样沟通之后,第二天老师果然了解了情况,并让打人的小干部给小宇道了歉。

跟老师沟通,是家长们要学的重要一课。这不仅仅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在跟老师的互动中,也帮助老师更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情况,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3:40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3:47

相关推荐

  • 可以让孩子不上学吗

    上学一直是许多孩子和家长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上学并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和资源,就可以让孩子轻松获得一切,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27日
  • 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是一个人成长、成材、成功的垫脚石。由此可见,家庭…

    2022年5月26日
  • 亲子教育和情绪管理的关系(亲子教育和情绪管理的区别)

    亲子教育和情绪管理的关系(亲子教育和情绪管理的区别) 一 亲子教育(未婚者可以事先学习,未雨绸缪,将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以养成更完善的性格、更成功和快乐的人生) 孩子教育,赡养老…

    孩子教育 2022年8月11日
  • 大数据技术是学什么的 具体课程内容

    大数据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和数据库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数据。 在大数据技术中,学生需要学习许多不同的技能,包括如何使…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26日
  • 孩子厌学在家不肯去学校怎么办

    孩子厌学在家不肯去学校怎么办?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出现了厌学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19日
  •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项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17日
  • 不听话就骂孩子_

    不听话就骂孩子 这句话在育儿的路上一直都是让无数父母为之津津乐道的话题。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图片: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4日
  • 孩子去幼儿园不听话好动

    孩子去幼儿园不听话好动,而且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很多家长非常苦恼的一个问题。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会发现孩子很多时候都会让家长觉得头疼。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学习任务特别的重。 比…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4日
  • 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怎么办

    孩子取得好成绩是家长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如何帮助孩子继续进步并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鼓励孩子: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

    孩子教育 2024年7月20日
  • 妈妈对孩子没有耐心容易烦躁

    妈妈对孩子没有耐心容易烦躁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的成长一直是她最关注的事情之一。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妈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容易烦躁。这种现象被称为“妈妈对孩子没有耐心…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