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会耽误他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福建厦门一位网友拍摄了一段90后父母与“熊孩子”的较量。

人来人往的商场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大声哭闹,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而妈妈却淡定地在一边看手机。

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在地上打滚,大声哭闹,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但面对这种情况,每对父母的反馈也不太一样。

有人哄孩子,以满足和妥协结束哭闹;

有人打孩子,以威慑和恐吓制止孩子。

也有父母选择置之不理,淡定围观。

其实,每个小孩子的无理行为都是对父母的一种试探,也是成长的关键时刻。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说过: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

身为父母,更需要在这些关键时刻抓住机会,引导孩子树立规则和边界意识。

好的习惯,也会在这样的引导中养成。

在好习惯中,孩子不仅能懂得边界和敬畏,还能懂得自由和满足。

这也是一个孩子真正走向卓越的基础。

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会耽误他

最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家长:

每天早上不辞辛苦地叫孩子起床,帮孩子穿衣,送孩子上学;

每天晚上不知疲倦地督促孩子学习、安排孩子洗漱、管理孩子的作息。

他们事无巨细地安排着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可孩子却像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一旦放手就完全不能独立。

究其原因,是这些父母不懂得让孩子树立规矩意识,用好习惯来代替父母的管教。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

“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

一个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教养和人品。

所以,在6岁之前,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首先要帮他树立规则意识:

  • 规矩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尽情探索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曾把规矩和界限比喻成悬崖边的栏杆:

同样是站在悬崖边,没有栏杆时,我们会站得很远不敢靠近;

而有栏杆时,我们却敢站在崖边向下俯瞰。

因为栏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危险的界限。

杜布森博士说:

“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为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给他束缚,而是为了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更自由地探索世界。

知道了界限,反而获得了自由。

  • 规矩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

聪明的父母会给孩子制定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指导性的处事原则。

养成“习惯”后放手,唠唠叨叨和事事操劳便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高嘉齐。

因为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优美的舞蹈动作和满墙奖状,高嘉齐被30万网友点赞,直呼她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1279天,接近4年时间。

大家一定好奇这么自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妈妈在制定规则时,秉承着温柔且有原则的态度:

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要知道,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

温和且包容地执行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孩子就能意识到习惯的存在,且喜欢上这个感觉。

也就是说,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父母的方式和态度也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内心,用理解来赢得她的合作,孩子则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让养成自律。

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会耽误他

管用的规矩关键在于如何树立

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讲述过自己小时候父母给她和哥哥制定规则,养成好习惯的经历。

比如,下学后可以玩到几点回家? 她的父母不会直接定一个时间,而是咨询他们的意见:“你觉得几点前回家比较合理?”

大家一起商量决定后,妈妈不会每天盯着孩子。

而是用尊重和信任让米歇尔和哥哥开心又自觉地执行这个规定。

米歇尔说:

“妈妈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种沉着的自信在支撑,那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大人。”

很多父母懂得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可是给孩子制定规矩后,却很难执行下去。

原因是他们没有做对以下两点:

1、时间要恰到好处:

著名的《颜氏家训》里有一句话“教儿婴孩”,是说管教孩子要从小开始。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是如此。

很多专家认为,2—6岁是让孩子形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因为2岁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较低。

家长制定的规矩他不一定懂,有时懂了也很难做到。

2岁以后,孩子进入自主探索时期,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家长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制定规矩,帮孩子养成习惯了。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6岁前,孩子对父母是高度认同的;

6岁后,孩子的很多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候再想纠正以前的不良行为,难度很大。

所以,千万不要在该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却放任不管。

2、理解是基础

“不乱扔玩具”,相信很多父母都努力想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

然而能真正做到的孩子却寥寥无几。

在一次综艺节目中,霍思燕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乱丢玩具的嗯哼不小心踩到尖锐物品,受伤大哭。

生气之余,更是粗暴地把玩具扔了好远。

遇到同样的问题,可能很多家长已经火冒三丈,命令孩子把玩具捡起来。

而霍思燕的做法是首先安抚疼痛大哭的嗯哼并捡回玩具。

在告诉嗯哼不要乱扔的同时,她耐心地解释道:

“扔掉了不小心可能又会被踩到,妈妈会踩到,别人也会踩到。你如果不收好,妈妈也会跟你一样感受到疼痛,记住了吗?”

嗯哼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其实,为了让孩子养成习惯,很多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不许大声叫”“不能敲桌子”!

他们觉得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必须遵守,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用权威和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

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安排自己的时间,架构自己的生活,反而会让他们自发地体验到好习惯的重要性。

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会耽误他

遵守规矩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努力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爸爸站在安全线内,规规矩矩地等地铁。

女儿学着爸爸的样子,跟在后面认认真真排队。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过:“ 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所以,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不仅需要父母的言传,更要父母身教:

要求孩子讲文明,首先自己不能爆粗口;

要求孩子早睡早起,首先自己不能熬夜赖床;

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首先自己不能总玩手机…… 只有父母带头去做,孩子才能跟着父母学习。

我们常说,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不仅仅要督促孩子遵守规定,更需要和孩子共同努力。

  • 遵守规定要一致

首先是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应该一致。

在6岁前,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地遵守规定。

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轻易打破。

有些父母在家里对孩子放纵娇惯,到了外面却要求孩子听话懂事;

有些父母早上心情好对孩子要求严格,晚上心情差就对孩子放松管教。

可想而知,这样的父母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是多么不现实。

其次,在要求孩子遵守规定时,家庭成员要保持态度一致。

不能妈妈刚说完不能吃零食,爸爸转身就买回家一堆薯片和饮料。

在遇到意见不同的情况,家长也不要当着孩子面争论,可以在背后解决,避免造成孩子的困惑。

  • 管教之中要有“爱”

听过一个故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看到一个男生用石头砸同学,制止男生后叫他去校长室。

男生来到办公室等陶先生,本来以为会被狠狠教训。

没想到,陶先生了解到他是因为别人欺负女生才打人后,却给了他四颗糖做奖励。

第一颗奖励他的准时;

第二颗奖励他及时住手,尊重老师;

第三颗奖励他的正义;

话没说完,男生就哭了:

“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不对。”

陶先生拿出第四颗糖:

“你已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

“一个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

而没有爱,也难以让父母管教好孩子。

真正的爱是在管教中的爱,真正的管教是体现爱的管教。

陶先生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值得我们每一个父母学习。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在爱的包容中实现习惯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好习惯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2:48
下一篇 2022年5月10日 上午2:54

相关推荐

  • 赖冠霖那么小不上学

    赖冠霖那么小不上学 赖冠霖,一个备受瞩目的韩国男孩,他在2019年以选手身份参加了中国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并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才华获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然而,他在成名之前曾经…

    孩子教育 2024年7月27日
  • 哪里有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哪里有正规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服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等。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心理咨询可能会显得昂贵或者不切实际。因此,我…

    孩子教育 2024年3月31日
  • 怎样改变孩子玩手机小孩适合用什么手机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改变孩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让孩子使用手机时更加健康和有益,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适合孩…

    孩子教育 2023年12月25日
  • 读不听话的孩子有感

    读不听话的孩子有感 从事教育工作10余年了,越来越感到家长的问题太复杂了,不是教育家用鞭子抽打出来的,只是听话教育的孩子一般都缺少听话教育的感。但有了孩子后,却发现教育没有变简单,…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7日
  • 熊孩子不听话之后被打视频

    熊孩子不听话之后被打视频刷屏 浙江一位孩子爸爸李先生对记者说:“我们家孩子,现在都八岁了,也不知道哪里不听话,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李先生在“熊孩子”教育方面还算“经验”,现在他…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7日
  • 孩子厌学一对一补课起作用吗

    孩子厌学是许多家长都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对一补课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解决方案。但是,补课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以及是否对每个孩子都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将探讨孩子…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19日
  • 教练收了学费不上学

    教练收学费不上学,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行为,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 作为教练,我们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然而,如果教练收了学费却不…

    孩子教育 2024年8月30日
  • 怎样对待班级不听话的孩子_

    怎样对待班级不听话的孩子 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成绩差、搞事、故意捣乱,做事拖拉、粗心,学习成绩差,作业不认真,任凭老师苦心,依然没办法将其纠正。 为…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2日
  • 家长不上学了

    家长不上学了,好担心! 岳老师:是的,这个事情就让我来想想办法。 家长不上学,让我来想办法,我们“是来处理问题的”。 岳老师:什么是“来处理问题的”? 家长:“家长来处理”。 岳老…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0日
  • 这样教育孩子最有效的读后感(这样教育孩子最有效一书)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边界,来帮助他们管控自己的行为,适应家庭的要求及学校的规则。边界和规则,有助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使他们与他人和睦相处,能为他人所接受;也有助于你向他们表明你关心他们…

    孩子教育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