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自古都有,而今年春晚小品《喜上加喜》中,张小斐饰演的媳妇和贾玲饰演的婆婆争吵的导火索,其实是具有时代特征的。
不是为了谁干家务,也不是因为教育孩子,而是因为媳妇张小斐拍了一个关于婆婆的短视频,在视频中,张小斐一人分饰两角,扮演自己和婆婆的日常。
视频中的婆婆爱吃面食,爱说青岛话,总之就是一个大大咧咧性格开朗外向的婆婆,按说这也没啥,问题就是,婆婆喜欢张叔叔,而她以为张叔叔喜欢小家碧玉型的,担心媳妇这个视频被张叔叔看见,这人设就立不住了。
因此就对媳妇非常不满,而要求媳妇赶紧把这个视频删除。
其实这里有一个我们内容创作者都要注意的点,就是无论我们是写文章还是拍短视频,难免会提到身边的人,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同事,你说人家好话还好,如果你说的是不太好的点,或者是对方比较介意的点,就像贾玲扮演的婆婆一样,会特别不开心。
当然能够像贾玲一样表达出不开心还算好的,而且小品最后歪打正着,人家张叔叔就是喜欢她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所以算是一个欢喜的结局。
而在文学界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那就是琼瑶将自己高中时师生恋的经历写成长篇小说《窗外》,出版后虽然她自己出名了,但却和家人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当时,她的妈妈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极为严苛,大意是这样的:
原来你写作的才华仅止于此,你就这样等不及地要赚钱吗?除了出卖你的父母以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本事?我生你养你育你,竟换得你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你写了一本书来骂父母?
也就是说,她的父母认为她写这本书为了辱骂她的,她当时的丈夫庆筠也认为她完全没有顾及他的自尊和感受。
后来《窗外》被拍成了电影,据说琼瑶在母亲的床前跪了几天几夜,最终只能作罢,很多年后终被拍成电影,为了照顾家人,并没有在台湾公演。
我想这件事情给琼瑶造成的伤害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身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我们在提到身边的人和事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周全一些,毕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你想要表达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直播中聊到自己在甘肃时的经历,恰好被我爸爸看见了,他还专门打电话过来,说我把甘肃生活说得那么辛苦,人家甘肃人民听到了会不开心的,而且他也没有让我生活的那么苦啊!
当时我真是哭笑不得,能有多少甘肃人民看到我直播啊?再说我也只是表述我记忆中的事情而已。
但这就是事实,尤其是如今自媒体时代,内容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我记得当时我上学习写故事的时候,代连华老师就专门嘱咐过我们,如果故事中用到的人是真实的人,一定要进行“改头换面”,尽量让对方认不出来。
比如你写的这个人是胖乎乎的,那你就给她变成瘦高的,这样对方就算看到了,也不容易联想到自己。再比如更换职业、发型、出生地等等。
总之,就是让本人看到了,也不会以为你写的就是他,是最好的!
如果你写的是正面的,那就大可不必了,每个人都喜欢听人夸奖他!
当然了,你说我就是要写真人真事,哪怕对方像贾玲一样上门兴师问罪我也不怕,那就忽略我前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