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婆媳矛盾是家庭里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受困于此的不仅有儿媳、有婆婆,当然还有因为婆媳关系而被波及到的公公、儿子,甚至家里的未来——小孩子。
毕竟,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由良好的成员关系构成的。家里两个人不对付,其他人难免会被殃及池鱼,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不利于身心成长呀。
因此,对待婆媳矛盾,正确的做法不是避之不谈,也不是认为这不关我事,凡是家庭成员都应该理清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幸福。
总因婆媳矛盾而头疼的家庭,其实是踩了以下这些雷区,理清根本原因才能自救。
雷区一:“大家”“小家”分不清,从而导致界限不清
一位朋友就很苦恼地对我说,她的婚姻堪称完美,除了一点——婆媳矛盾。
她和丈夫处得很好,但却和婆婆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还为此发生过多次争吵。
为了避开婆媳矛盾,她各种方法都试了,但收效甚微。
说到最后她很泄气,说如果哪天她和老公离婚了,那一定是因为她的婆婆。
说实话,婆媳矛盾每个家庭都逃不开。那为啥有些家庭能过得安安稳稳,甚至有些婆媳之间还相处良好,甚至宣称亲如母女?
多半是因为他们守住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界限,彼此不干扰,之后才能和谐相处。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结婚前的家庭,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他自己。
新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结婚后的家庭,包括他的伴侣和孩子。
结婚后,谁是新生家庭的主人?当然是夫妻双方。
这就意味着,夫妻双方要对这个小家负责。这个小家是兴旺繁荣,还是消极衰弱,都跟夫妻俩的奋斗、经营有关。
但保证小家正常运转的前提是,夫妻两人对小家有着绝对的掌控权。
说得再具体点,就是小家里的一切事务,大到在哪里买房、房子的装修风格、孩子在哪里上学、该如何教育,小到家里的地是几天一拖,鞋子该摆在哪里,都应该由夫妻俩说了算。
很多婆媳矛盾的根源就是,公婆在和小夫妻争夺对小家的控制权,而他们并不自知。矛盾更多地集中在婆婆和儿媳身上。
像我这个朋友,就是因为婆婆对她的“关心”太多了,多到已经成为控制。
朋友每天穿什么衣服得体,婆婆要提醒;朋友圈里随便发些东西,婆婆还要提醒她注意影响;如果哪天回来晚了些,婆婆就要问东问西,非要知道儿媳究竟去了哪里。这谁受得了?
如果公婆控制欲太强,如何解决?最好的办法是保持距离,不在同一屋檐下;不行的话,就在每次受控时温和而坚定地捍卫自己的观点和主权。
只不过很多时候,小家受公婆的控制也是身不由已。根本原因在于夫妻俩不够独立,很多时候还要靠老人资助。
还拿我朋友来说,房子是公婆付的首付,每月贷款公婆也会出一部分钱,还帮着他们带娃,不管是买菜还是给孩子买书买玩具,公婆都有掏钱,甚至孩子上兴趣班的钱都是公婆资助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公婆自然有底气去干预小家的决定。比如房子如何装修,孩子要学什么特长啦等等。
如果因此而吵架,就显得小夫妻是“软饭硬吃”了。
因此,想要摆脱公婆的掌控,小家就要学会独立。
雷区二:当和配偶父母有冲突时,夫妻中的一方总不能理智看问题
这里的“夫妻一方”通常指丈夫。身为老公兼儿子,他在婆媳矛盾发生后,要么是坚定地站在自己爸妈这边 “他们是长辈,你说什么也得尊重他们”“说你几句怎么了,有人帮着操心不好吗?”
要么是和稀泥,或者一有矛盾干脆躲起来。他们的经典口头禅是“那是我爸妈,我能怎么办?”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一方面可能是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独立,也就是俗称的“妈宝”;另一方面是把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混为一谈,而且把父母排在首位。
但实际上,一个家庭里的根基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公婆之间关系好了,自然不会去干涉儿子儿媳的事。
解决办法是:要么慢慢等待伴侣成长,要么苦口婆心对他陈述利害关系。如果都行不通,也要温和而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懂养育懂心理,也关注宝妈自我成长和家庭经营,力当妈妈们的贴心人。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